
工人在加工车间打包新鲜的胡萝卜。 白凌燕 摄
11月2日,靖边县东坑镇陆家山村胡萝卜加工车间内,流水线高速运转,新鲜的胡萝卜经过清洗、分拣后整装待发。这些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金疙瘩”,正是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关键。
靖边是全国四大胡萝卜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县围绕胡萝卜产业下足“绣花功夫”,按照“扩规模、优品种、提质量、增效益”的思路,以科技为笔、以土地为纸,构建起产业链条完整、品种优势突出、产品质量过硬、农户收益稳定的胡萝卜产业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已种植胡萝卜10万余亩,核心产区覆盖东坑镇、宁条梁镇,并辐射三岔渠、王渠则等多个镇,形成了规模可观的产业集群。
要想胡萝卜卖得好,品种和技术是关键。靖边县每年从国内外引进40至60个胡萝卜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经过多年筛选,一批适宜本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站稳脚跟”,成为农户的“放心种”。
在种植技术上,靖边更是将“科技范儿”拉满。从种子缠绳、丸粒化处理到机械化精量播种、起垄2行或4行种植,从覆盖无纺布、喷施液态膜到水肥一体化灌溉、绿色防控病虫害,一套胡萝卜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让传统种植彻底更新升级。
品质过硬,销路自然广。如今,靖边种植的胡萝卜不仅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国内一线城市的菜市场和超市,还漂洋过海出口至韩国、越南、缅甸、日本等国家。这背后,离不开100余名专业销售经纪人的“牵线搭桥”,更得益于10万余亩产业规模带来的市场话语权。
更让农户安心的是,当地已形成成熟的“订单农业”模式,不少种植户提前与客商签订采购协议,从田间采收、车间加工到市场配送,一条高效畅通的供应链让“丰收不丰产”的担忧成了过去式。“我承包了800亩地种胡萝卜,亩产稳定在五六吨,有固定客户兜底,销路不用愁!”种植户熊焰的话,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底气。
丰收的喜悦,更要落到“钱袋子”上。“成本算得清,收益看得见,农户种胡萝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靖边县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张浩介绍,当前靖边的胡萝卜种植每亩总成本约3500元,凭借稳定的产量,加上畅通的销售渠道,种植胡萝卜的收益正逐年增长,今年每亩收入能达到7000多元,胡萝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