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婷婷)金秋十月,绥德吉镇的乡村在暖阳下一片祥和。然而,一段多年的深厚邻里情,却因门前一块公共路面的修葺问题,迎来了考验,生出了嫌隙。
10月3日下午,吉镇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村民张某与邻居马某,因门口公共路面修葺意见不一争吵,进而引发肢体冲突。民警火速到场,先拉开双方稳控情绪。经核查,事件事实清晰,两人受伤均轻微,且无过往过节。
考虑到邻里关系,民警秉持“枫桥经验”中“矛盾不上交”的理念,与该镇政府干部向二人说明治安调解优势,在双方同意后,通过“摆事实、讲情谊”,采用“背对背”沟通的方式,分别倾听两人的诉求与委屈,既明确公共区域使用原则,又从“邻里和睦”角度引导换位思考。10月15日下午,双方在调解协议上郑重签字,不仅握手言和,更承诺互不追究对方责任,这场因路面修葺引发的邻里风波就此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