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燕在蔬菜大棚里锄草。 王重阳 摄
1982年出生的刘小燕,是神木市高家堡镇人,现任神木市富源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刘小燕右腿残疾,但她以残疾之躯、坚毅之心,在“十四五”的征程中,犹如沙漠中一朵美丽的格桑花,迎着风沙傲然绽放。
刘小燕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幼年时因病致残,少年时又突遭家庭变故,命运一次次将她推向人生的谷底。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未让她屈服,反而锻炼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 2008年,她曾为公公筹集到30万元治疗费,在她身上所表现出的孝顺与诚信等优秀品质,让她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2010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刘小燕创建了养殖公司,主营西蒙特尔牛及黑山羊养殖等,品牌获杨凌农高会后稷奖。
“现在的生活和原来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搞养殖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变’,想着把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和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刘小燕说。
进入“十四五”时期,刘小燕深刻认识到科技与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她不再满足于公司传统的养殖模式,而是将目光投向更高层次的科技赋能。
她积极引进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和“畜禽粪便高温无害化生物发酵生产有机肥设备”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不仅解决了养殖业的环保“痛点”,更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曾经在贫困中挣扎过,刘小燕始终不忘回报桑梓。近年来,她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优质项目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乡亲们。特别是一些困难户,她为其赠送母鸡、种羊,提供技术培训,实地进行指导,精准帮扶,激发内生动力,助力他们发展产业,稳定增收。她定期举办培训,邀请专家授课,致力于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将“智”富的种子撒向乡野。
“平时,我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看望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自己在困难的时候感受过那种无助,所以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他们进行帮扶。”刘小燕 说。
2021年,刘小燕成立了社区工厂,解决了70余名女工的就业问题,帮扶45户困难户发展产业。
她的身影经常活跃在乡村振兴的各个角落,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洪流,不仅成为点亮乡村希望的一盏“明灯”,更是带动一方百姓走向共同富裕的“领头雁”。
近年来,刘小燕相继获得了“诚实守信中国好人”“陕西省劳动模范”“榆林市劳动模范”“榆林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其家庭获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从一名背负债务的普通农村妇女,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的创新型企业家。从个人艰难生存,到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刘小燕完成了一场精彩的人生逆袭。
刘小燕的故事,是个人顽强拼搏的励志篇章,更是“十四五”时期,无数基层奋斗者响应号召,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