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天安门广场,人民军队英姿飒爽、步履铿锵,国之重器如剑出鞘、威震四方。虽隔着屏幕,我们的心却早已飞向大阅兵的现场,跟随着一个个威武雄壮的方阵而激昂澎湃。
爱人本就是标准的“军事迷”,阅兵开始后,平日里寡言少语的他仿佛换了个人,兴奋地担任起了我的专属“讲解员”,从鹰击系列的坦克到东风系列的洲际导弹,再到无人机智能领域的发展,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突然间,见到他也不甚熟悉的东风-61和惊雷-1导弹震撼亮相时,更是“噌”地一下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激动不已。
阅兵式结束许久,他仍意犹未尽,不断地回放着。我也被这昂扬的气氛感染着,一遍又一遍地将这些激动人心的画面烙印在了心中,交叠、汇聚成了一幅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盛世影像。
屏幕里,威武的核导弹方阵如巨龙出海,缓缓驶过,解说词如雷贯耳、振奋人心:“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这短短数言,是何等的荡气回肠啊!就在此时,手机一亮,好友发来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点开的瞬间,一下子将我拉回另一个时空:虎门炮台上,硝烟弥漫,敌军战舰在远处肆意开火,我们的岸炮却一次次徒劳地炸响在离敌舰很远的海面上。一名浑身血渍的将士用尽全力,向主帅关天培嘶喊:“大帅,我们的炮够不到他们啊!”
这段视频,重现了近代史的伤痛与不甘,更映照出新时代的宏伟与辉煌。看今朝,“东风”浩荡,“巨浪”奔腾,终于可以告慰无数先烈的在天之灵:我们的剑,足以震慑四海;我们的盾,足以护佑疆邦!这一片曾经苦难深重、饱经摧残的泱泱国土,如今每一寸都在我们捍卫的范围之内!今昔对比,无限荣光,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胸腔中激荡不息。
画面再次转向天安门城楼,一位位老兵的面庞出现在屏幕上。我忽然忆起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他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老战士。我永远记得,老师提起那场伟大的战争时,眼神中的坚毅与悲壮。那时物资匮乏、武器落后,战士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在冰天雪地里用血肉之躯对抗着敌人的精良装备。今天,凝望着这些全球领先的军队与装备,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在天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老师您看,我们的子弟兵,有了最坚实的铠甲;人民的军队,已然筑就了捍卫和平的钢铁长城,这盛世,如您所愿!
当由无人战车、无人艇、无人机组成的“无人作战”智能模块集体亮相,科幻感十足的武器装备刷新认知,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充盈心间。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纪录片《冲天》里一段悲壮的历史:1932年,中国的第一代飞行员——笕桥航空学院的英烈们,那1700位英勇参战的年轻人和那份决绝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他们驾驶着性能远逊于日军的战斗机,用青春和生命冲向敌机,前赴后继,护卫着家国。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当车牌号为1945和2025的阅兵车缓缓行驶在天安门广场,历史与当下在此交汇:八十年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八十年后,中华民族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身为华夏儿女,我们满含泪光,心中激荡着无上的骄傲与自豪,我们感恩能生长于强大的祖国,一个能让我们安心追逐梦想的时代;感恩所有曾为这片土地挥洒过热血的前辈,这盛世,定如你们所愿,也将由我们守护和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