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户外品牌联手艺术家在喜马拉雅山脉大规模燃放烟花,试图打造“升龙”视觉盛宴,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然而,这场看似壮观的表演,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
在生态如此敏感的区域燃放烟花,即便使用所谓“生物可降解材料”,仍会产生大量金属颗粒物、硫化物和烟尘。这些污染物将直接沉降于冰川雪原,伴随冰雪融水进入河流系统,对“亚洲水塔”造成长期污染。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滋养着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高寒环境下污染物降解速度极其缓慢。
从文化层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对沿岸各民族具有神圣意义,是多种宗教文化中的“神山圣境”。将商业娱乐活动引入这片净土,不仅是对自然敬畏之心的缺失,更是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不尊重。户外品牌本应传递保护自然的理念,此举却与自然保护的宗旨背道而驰。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在青藏高原实施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娱乐、演艺、影视拍摄等活动。广告法也要求商业活动应当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在生态如此敏感的区域开展烟花秀,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虽然当地相关部门表示活动手续合规,但公众的质疑不容忽视。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争议持续发酵,该品牌和艺术家工作室已相继致歉,坦言“创作考虑不周”,并表示将配合评估并采取补救措施。日喀则市也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这种态度值得认可,但更应成为整个行业的警示。
户外品牌更应深谙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行业准则,成为环保理念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优秀的品牌建设应当与可持续发展同向而行,而非依靠制造争议事件获取短期流量。在品牌营销活动中,需要综合考量环保影响、文化尊重、公众感受等多方面因素。
企业不能将环保活动当作吸引关注的噱头,真正的品牌价值应该通过可持续的实践来赢得消费者认同,而非依靠制造视觉冲击博取关注。烟花易冷,生态难复。喜马拉雅的雪,见过亿万年的风霜,这片土地不需要人类用烟火“点亮”,其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动人的风景。
生态的底线,不该为任何“创意”让步;对自然的敬畏,更不该被任何“营销”消解。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圣洁的雪山,让喜马拉雅永远保持原始纯净的状态——这是我们对历史、对未来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