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社会民生

吴堡: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时代新风沁润人心

榆林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近年来,吴堡县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大河善谷·厚诚吴堡”为品牌引领,通过构建“四个一”工作体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融入日常,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一堂课入心,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吴堡县始终将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着力打造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理论传播平台。组建由老党员、新乡贤、志愿者、文艺骨干、身边好人等组成的多支宣讲队伍,通过农村大喇叭、庭院课堂、板凳课堂、网络微课等多种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宏大主题,转化为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的乡土语言和文艺作品。精心打造“吴爱学习”“吴堡好人”“吴语宣”“理论有点甜”等本土理论宣传品牌,用乡音传党音,以“理论连心桥”连通“最后一公里”。

  一群人立标,以榜样力量引领文明新风。吴堡县坚持把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中心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各类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典型选树,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开展“最美人物”“最爱读书的吴堡人”等系列评选活动,涌现出“中国好人”3名、“陕西好人”9名、“榆林好人” 92名、“吴堡好人”147名。同时,该县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引导群众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凝聚起向上向善、奋发奋进的强大精神合力,为“厚诚吴堡”注入生动的时代内涵。

  一方土生韵,用文化根脉滋养乡风文明。吴堡县立足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幸福院等基层阵地资源,构建覆盖全域、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文明实践平台,率先在全市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建成1个县级实践中心、6个镇街实践所、104个村社实践站和10个特色实践基地,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精心培育“陕北民歌们来唱”“幸福红歌会”“童绘世界”“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柳青情”“守护黄河”等30多个特色品牌项目,年均开展活动超350场次。

  一股气成风,以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新貌。吴堡县全面推行“一约四会”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功能,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纳入常态化宣传引导。同时,该县还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相声、小戏小品等艺术形式,《吴堡移风易俗歌》全网浏览量突破5000万次,成为传播文明理念的“网红”作品。通过举办集体婚礼、倡导婚事新办,组建乡风文明、红白理事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等具体实践,有效减轻群众负担,培育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