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峁之间,米脂县桃镇正悄然掀起一场充满温度与智慧的人居环境变革。这里没有大拆大建式的改造,而以“巾帼力量”为抓手,以“拴圪丹丹人家”评选为载体,从而探索出一条契合乡土实际、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环境整治新路径,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文明新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在坚持,成在参与。桃镇党委、政府在调研中发现,全镇常住人口中妇女、老人和儿童占比突出。“要实现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必须依靠‘在家的人’,尤其是妇女。”这一认知,成为桃镇破题的关键。
他们深刻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妇女“半边天”的传统优势,推出以“巾帼美家”为基础、以“拴圪丹丹人家”评选为核心的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让整治工作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巾帼美家”行动聚焦庭院、室内、厨厕、身心、村庄“五美”,引导妇女从自身和家庭做起。该镇妇联通过组织签订《巾帼助廉承诺书》,发动各村妇联主席、村干部家属和妇女代表率先行动,成为环境整治的“先锋队”和“宣传员”。
她们不仅是清洁员,更是新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从合理分类垃圾、规范养殖粪便,到绿化美化庭院、改变陈规陋习,妇女们成为乡村文明的传播者和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拴圪丹丹”这一充满乡土气息的米脂方言,意为干净整洁、利落体面。桃镇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项接地气、有温度的荣誉评选,制定清晰可行的评选标准,通过村委牵头、多方参与、逐户打分、问题清单整改等方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评选不只是“挂块牌子”,更是一场激发荣誉感的全民动员。目前已授牌的36户“拴圪丹丹人家”,成为左邻右舍羡慕和学习的对象。“谁也不甘落后”,村民之间形成互比互促的良好氛围,环境整治成为新的乡村风尚。
桃镇以“镇—村—户”三级联动机制,通过会议动员、集市宣讲、线上宣传、干部带头等方式,实现政策入户、理念入心。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逐户检查、列出清单、反馈问题,让评选成为持续改进的过程,而非终点。
随着一批批“拴圪丹丹人家”的涌现,桃镇不仅实现院落整洁、村容美化,更逐步推动群众文明习惯的养成和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化,为人居环境可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治理,终究是“人”的治理。桃镇的经验表明,有效的乡村治理不在于投入多少资源,而在于是否真正激活了人的力量——尤其是那些长期被低估的群体。通过赋予妇女更多主导权、用好乡风乡誉激励机制,让人居环境整治成为有温度、有认同感的共同事业。
这不仅是一场环境的变革,更是一场文化的重生。从“巾帼美家”到“拴圪丹丹人家”,米脂桃镇正在书写一段属于新时代的“乡村佳话”,也为更多相似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