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 校园文艺

春风化雨育桃李

榆林日报 | 2025年09月13日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九月,我坐在高中的教室里,记忆如季风回涌。

  站在记忆的小径上回望,那些与老师共同度过的日子渐渐浮现。小学时,第一次踏入学校的大门,我紧张无比。班主任轻轻地牵住我的手说:“别怕。”六年的日子里,她悉心教导着我,细心呵护着我,让我由懵懂孩童变成青春少年,她的额头上平添了不少皱纹。离别时,她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先成人,后成才。”

  初中时,我不擅长社交,像是一株误入热带雨林的沙漠植物。周遭是成绩与笑语交织的喧嚣,而我像一座安静的孤岛。第一次月考后,地理老师把我留下来,她指着一张地图说:“你知道罗赖马山吗?南美洲的平顶山地,它从来不参与世界的喧嚣,却定义了另一种雄伟的存在。”那一刻,我心中冰封的壁垒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原来孤独可以有另一种定义。我抬头,正迎上她亲切的目光。那一瞬间,我感觉我这个独特的“地形”被真正的地质学家读懂了。从那以后,我的安静中生长出了力量。初中毕业,与她告别时,她笑着对我说:“去找最适合你的土壤,然后毫不犹豫地开花。”

  如今,站在高中的新起点,我又遇见了新的老师,语文老师教我们领悟文学之美,数学老师教我们以理性的思维丈量世界,班主任教我们确定心中的理想,然后坚定不移地去追寻。课堂上,他们引领我们走进书本的世界;课间休息时,他们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倾听我们的心声。高中这一站,他们教会我的是: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理想铺路。

  何其有幸,在肆意挥洒的岁月,遇见润物无声的你们。轻声慢语的引导,如丝丝春雨温润了浮躁的心。山水一程,相伴一场。你们以三尺讲台,赠我星辰大海。写满了字迹的黑板旁,是你们执笔滋润着台下求学若渴的心灵,是你们用智慧和耐心点亮求知的火花。不知黑板前落下了多少粉笔灰,不知多少次奔波操劳不知疲倦,只为莘莘学子的一片光明前途。

  余秋雨说:“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老师与学生是直达心灵的陪伴,是穿透灵魂的启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正如闪着微光却经久不熄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正如萤火虫一样,用那盏挂在尾后的“灯”,专照别人。在漫漫求学旅途中,不论春夏秋冬,岁月几度,老师一直伴我们左右,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感谢我所遇到的师长,师泽如光,微以致远;师恩若水,润物无声。老师播洒下的春雨滋润了万千桃李,却未能使自己脸上的皱纹有一丝平淡;老师散发的春风,吹拂过无数学子,却未能使黑发上的白霜消耗半分。老师为我们这些船儿绘制了通往远方的航线,让我们这些种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