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聚焦吴堡

吴堡县构建“线上+线下+全时”三维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审批更高效 企业更省心 群众更满意

榆林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代办人员帮助群众办理业务 闫宇涛 摄

  

  送证上门 张家辉 摄

  

  耐心指导 闫宇涛 摄

  

  设立咨询台 张家辉 摄

  

  热情接待群众 张家辉 摄

  

  介绍办事流程 闫宇涛 摄

  

  高效服务 张家辉 摄

  

  从“跑断腿”到“零跑动”的服务升级,从“等上门”到“送上门”的作风转变,从“8小时办”到“全天候办”的效能突破……近年来,吴堡县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政务集成服务优势,深耕“放管服”改革,构建“线上+线下+全时”三维服务体系,不仅增强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4年,吴堡县获评全市“星级政务服务机构”,多项改革举措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县域样本”。

  1 智慧赋能“指尖办”:打破时空壁垒的政务革新

  “进门后工作人员主动帮我办健康证,全程没多跑路,太方便了!”日前,在吴堡县政务服务中心,王子造型理发店经营人王探辉对大厅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这份“方便”的背后,是吴堡县以数字技术重构政务服务流程的深度变革。从“线下跑”到“掌上办”,从“异地跑”到“跨省办”,吴堡县政务服务正在悄然改变着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体验。

  打开“吴优办”政务服务小程序,办事引导、办件查询、在线预约、投诉咨询等功能一目了然,企业和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事项申报。目前,该县梳理完成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37个主题式、套餐式应用场景,细化形成线下25件、线上138件“一次办”事项,事项申请材料和平均办理时限减少40%以上,跑动次数较改革前减少60%以上,“指尖办”覆盖从社保缴费到企业登记的高频需求。

  同时,为有效破解异地办事难题,吴堡县与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32县组建政务服务联盟,将医保异地备案、社保转移、涉税业务等44项高频事项纳入“跨省通办”范围,依托“吴优办”实现“标准统一、代收帮办、远程办理”。

  线上便捷,线下服务同样不缺位。在吴堡县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厅,税务发票打印、营业执照申领等业务均可通过智能终端完成。“以前请假办社保,现在下班路过就能查缴费记录,3分钟搞定!”市民王艳的体验是自助服务厅的日常写照。2024年,自助服务厅累计办理业务7636件,解决了“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

  从“吴优办”的“指尖革命”,到24小时自助服务厅的“不打烊服务”,吴堡县以智慧赋能打破了政务服务的时空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县域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2 温情服务“上门办”:破解急难愁盼的民生答卷

  “3天就拿到了新证,工作人员帮我们调整了生产车间的布局,不仅合规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挂面经营户张彦兵拿到的《食品小作坊许可证》,正是吴堡县以“政务外卖”模式服务特色产业、筑牢民生根基的生动成果。

  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作为当地的“首位产业”,年产量超7000吨、产值达1亿元,众多经营户面临许可证到期需要换证时,吴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上门,事前指导材料、事中现场核查、事后送证上门,近80公里的往返路程变成“家门口办证”。

  这样的“温情服务”,不仅体现在对特色产业的护航上,更渗透到有需要的群众身边。今年6月,宋家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薛喜旺在办理税务业务时遇上了难题,由于银行账户额度限制,他需前往40公里外的岔上镇办理相关手续,这对出行不便的他来说十分困难。吴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咨询导引组组长李改改得知后,当天驱车往返岔上镇提升账户额度,再到薛喜旺家中完善手续,傍晚便完成所有事项。

  在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方面,吴堡县创新“承诺+容缺+红蓝章”审批模式,企业承诺符合标准可先行开工,非核心材料缺失可“容缺受理”,先盖“蓝章”确认、材料完善后换“红章”批文,涉及11项审批事项容缺材料31份,精简度达42.5%。“原来办理项目可研批复手续要跑多个部门,办理环节多而且周期长,这次用了5天就拿到全部手续!”吴堡县职业防护装备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业务员薛园园说。

  为了不让任何一位群众“办事碰壁”,吴堡县政务服务中心还设立了“办不成事受理处”,采取“全程跟踪、部门协同、限时办结”的方式,专治“政策不清、材料不全、跨部门协调难”等“疑难杂症”。

  从挂面经营户的“上门送证”到企业项目的“帮办代办”,从行动不便群众的“跨省奔波代跑”到“办不成事”的“兜底服务”,吴堡县始终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导向,以政务服务改革破解民生难题、护航产业发展,书写了一份破解民生急难愁盼的优异答卷。

  3 全时护航“高效办”:激活县域发展的动能引擎

  “只要电话打进来,我们会第一时间响应。”吴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帮办代办组组长李希介绍,惠企便民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畅通,实行“专人专班、闭环管理”,本地群众的社保咨询、企业的审批疑问,外地客商来吴堡遇到的难题,都能得到快速回应。去年以来,热线累计接听来电超3000次,群众诉求响应率100%,成为政企民沟通的“暖心线”。

  为激活县域发展动能,吴堡县还从机制创新入手,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去年,在“小县制”机构改革中,该县将行政审批事项关联部门从17个精简至11个,精简比例达35.3%,实现“一个部门一次审批”,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更让非业务上报材料从三份减为一份,企业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招商引资项目,吴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招商服务中心建立“主动介入”机制,由工作人员提前对接企业需求,解读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政策,协助企业准备材料,确保项目“落地即享惠”。2024年,吴堡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60%,政府投资类项目前期审批从120个工作日压减至60个工作日;全年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5.5万件,实现“零投诉”;群众回访满意率达99.9%,在市级“星级政务服务机构”评选中以最高综合得分跃居全市第一。

  “我们聚焦项目审批和群众企业办事痛点,线上‘吴优办’实现‘跨省通办’‘指尖办’,线下推行‘四免六办’、全程帮办代办,设立‘办不成事受理’‘服务企业’‘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同时开通24小时便民惠企服务热线,真正实现‘让审批更高效、让群众更满意、让企业更省心’。”吴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薛瑞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