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从空中俯瞰,府谷县府谷镇郝家寨村2000余亩枣园掩映下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水泥路面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郝家寨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风貌改造、文化植入、产业配套”三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成功实现从“空心村”到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的华丽蜕变,年旅游人数超5万人次,村民收入显著提升。
郝家寨村位于府谷县城以南20公里的黄河岸边,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昔日这里曾面临人口外流的“空心化”难题,近年来,该村在“千万工程”政策引领下,以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目标,全力推进风貌改造。“现在家门口就是‘小江南’,空气好、设施齐全、收入也高,生活得很幸福。”村民郝彦彪在谈起变化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文化植入是郝家寨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该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府谷县红色文化博物馆,假期中,游客络绎不绝,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接受教育。此外,王家洼革命旧址、折氏文化展览馆等景点,结合田园农业采摘园、民俗文化体验区和户外运动区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体验,形成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产业配套则支撑了村庄的持续发展。郝家寨村紧抓“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政策机遇,盘活土地资源,布局特色产业群。目前,村内已种植中药材200亩、经济林100亩,建成白绒山羊种羊养殖场、天鹅湖农场、3亩鱼塘、红枣加工厂及700兆瓦光伏发电站等项目。配套枣林游乐场、高空滑索和民俗村等设施,每年创造旅游收入150余万元。村集体由此增收60万元,带动村民共享红利。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强化交通、文化、娱乐、服务等核心功能,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做优人居环境,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景更富质感、更有活力。”郝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郝广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