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则煤矿全景
大海则选煤厂全景
火灾应急演练
入井安全检查
井下安全隐患排查
火车装运
20202综采工作面
安全发展是企业最大的底气,正如中国中煤核心价值观“安全、绿色、清洁、高效”所述,始终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中国中煤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逐步用深化改革走出能源舒适区,壮士断腕般进行自我革命,推动构建“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结构,在端牢能源饭碗的同时,也用安全发展的全新面貌,重塑能源央企标杆形象。所属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成为新晋年产2000万吨超大型智能化井工煤矿,正用自身安全发展经验,讲述着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标准矿井的新故事。
人防优先 主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中控大屏上闪烁的红色提醒标识分外鲜明,清晰显示井下重点作业场所人员定位、现场操作影像,发生与规程不符的操作行为,系统界面立即弹出预警信息。安检员孔明德正目不转睛盯着屏幕前的一举一动,仔细甄别并如实记录井下安全工况,这就是大海则煤矿视频反“三违”系统真实的工作场景。
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盯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大海则煤矿深化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反“三违”治理八项硬措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彻底杜绝人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修订完善《安全奖罚办法》等66项制度,修编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09项,推行自保、互保、联保机制,签订相关协议853份,实行“三违”人员“黑名单”制度,持续开展“三违”人员学习帮扶,共计帮扶800余人次,全员知安守安氛围浓厚。建立完善12个专业728项员工岗位操作标准和作业流程,发放1914份安全生产责任及作业流程明白卡。针对性列支“零伤害”专项奖励,大力推行无隐患工作面创建活动,全员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操作行为不断规范,煤矿实现“零伤亡”。
常态化开展各项岗位安全培训及事故警示教育,全年共计开展三项岗位人员培训1620人次,日常安全培训教育23000余人次,开展各类安全事故警示教育52批次,在高压、高频教育培训氛围中,让职工做到“过眼千遍、安全自见”。模拟井下真实事故,通过水害、顶板、瓦斯、机电等事故应急演练,堵住应急疏漏,熟练避灾技巧,有效提升安全自保互保能力。
推行安全结构工资、无“三违”奖励机制,在安全思想的主动防护上,形成全矿统一思想共识,“无安全不作业、无伤害有奖励”,煤矿及主要负责人连续两年被属地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有力推动生产经营连年迈步新高。
物防筑基 精准搭建安全主结构
该矿深处毛乌素沙漠腹地,普遍面临蒙陕矿区深埋藏、强矿压、富涌水复杂地质条件,给安全高效开采带来很大挑战。“这么好的资源矿藏,面对安全开采难题,我矿坚持问题导向,破局安全生产关键环节,把想法变办法,让难点变亮点,致力于打造成为蒙陕亿吨级能源基地的重要支撑。”大海则煤矿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冠超始终坚定安全发展信心。
面对系列安全难题,大海则煤矿不断强化“物防”举措,在工艺优化、设备投入、技术探索上不断实践。
实施南北翼错峰生产模式,优化综采工作面参数,工作面宽度由300米增加至350米、长度由2865米增加至6097米,在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的同时,原煤每刀产量由2200吨增加至2700吨,各主要生产单元均实现生产纪录突破,综采工作面创造了单日生产原煤8.09万吨、单面单月105.2万吨的新纪录,20202智能采煤工作面实现了投产即达千万吨级水平。积极推动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沿空留巷、沿空掘巷、千米定向钻探等技术应用,在保障采掘接续、安全高效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以疏代排、高差引流”水煤治理思路,加快推进井上下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地面撬装、700立方米矿井水处理系统扩容建设,积极采取采空区清水深地转移封存等方式,初步解决矿井水制约生产及安全问题。创新提出防灾设计先行、区域超前治理、局部重点跟进、全面监测分析、总结优化创新的“五位一体”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理念,深度践行“五强两保障”工作法,为防冲工作构建科学体系。
系列瓶颈制约难题的解决,加之煤矿新建矿井新装备、新工艺、新理念的后发优势加持,在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考核下,成功入围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标准煤矿,矿井安全发展进入新纪元、驶入新赛道。
技防增效 智能驱动安全发展链
“两名工人利用5G网络,控制井下设备实现远程开采,机进人退的新模式,保障了矿工的人身安全,也提高了矿井生产效能。”陕西省电视台以《从“制造”到“智造”,智慧矿山实现新飞跃》为题,报道大海则煤矿智能化建设。
“传统开采模式已产生惊天之变,智能化触角已延伸到矿井开采的方方面面,正悄然以一场科技革命,为安全发展筑牢‘技防’屏障,向着少人无人化开采模式转变。”大海则煤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自雄对煤矿智能化信心十足。
大海则煤矿立足“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建设理念,通过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煤炭生产深度融合,建设一体化平台和数据湖,在行业内首次将完整的经营管理、生产执行、业务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涵盖“采、掘、运、洗、销”全流程智能化控制联动,“人、机、物、料、环”全覆盖监测监控,工业数据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智慧决策,实现矿井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智能采煤实现“规划割煤+支架自动跟机+远程控制”常态应用,行业内首次取消顺槽集控中心,生产单班仅需5人,智能化开机率达95%以上。建设的选煤厂在行业内首次实现数字孪生全覆盖,煤炭洗选加工、采制化、装车全流程“无人化”,减少固定岗位20余人,提升工作效率20%以上。主运输、变电所、泵房等固定场所全面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化运行,对水、火、瓦斯、地压等灾害进行全面实时监测、预警。
通过智能辅助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方面,煤矿建成无人驾驶系统,实现自主避障、道路规划、无人自主驾驶。研发无脉冲泵送湿喷机和6自由度机械臂组合的喷浆机器人,浆料输送距离达到273米,喷射回弹率为10.68%。研发自动化辅助接管机器人,实现管路目标自主识别与自动对接,识别准确率大于90%。井筒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巡检罐笼提升及井筒异常,大大降低井筒检修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安全性。相较于同等产量矿井,煤矿编制不足千人的用工规模,在智能化科技辅助矿井生产的新模式上,更显安全高效。
近期,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如火如荼,大海则煤矿精准制定9项工作任务,开展全系统隐患大排查,联合地方政府开展矿井水害应急演练,组织采掘专项技术比武,主要负责人讲授“安全大课”,组织网络知识答题、安全咨询日、安全宣讲、事故警示教育等活动,上线隐患排查小程序,职工隐患随手拍,各项安全活动精彩纷呈,营造出全员“守规矩、保安全、抓落实”的良好安全氛围,矿井的安全发展形势更加稳定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生产,事关企业长远发展大计,也是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红线和底线。大海则煤矿已然站在新的起点之上,仰望国家宏观安全战略,俯瞰民族复兴伟业版图,深知责任之重、干系甚巨,无论何时,都将居安思危、如履薄冰,不断筑牢煤矿安全管理的根基,深挖“人防、物防、技防”潜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雷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