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外卖骑手(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供图)。
本报讯(通讯员 杨豫好) 近期,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组织大学生在我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外卖骑手权益保障、职业发展路径及企业党建实效展开调研交流。
7月21日至25日,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调研的触角深入我市外卖服务的最前线,与奔波在大街小巷的骑手们,以及各站点一线的组长、站长们展开深度“面对面”交流。
社会实践团队分组驻点,利用骑手们配送间隙的碎片时间、集中休整的片刻进行深度采访。访谈对象既有刚入行的年轻面孔,也有经验丰富的“老骑手”;既有本地户籍的从业者,也有为生活打拼的外来务工者。骑手们敞开心扉,讲述了面对封闭式小区门禁时的无奈、暴雨大雪中咬牙坚持的艰辛……这些真实的诉求与经历被一一记录。还有骑手表达了对更合理休息时间的期待,分享了应对极端天气的“土办法”,也吐露了渴望获得更多社会尊重与理解的心声。对于外卖站点管理和平台规则如何更“贴心”,他们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来自车轮上的“声音”,为团队理解外卖骑手的真实生存状态打开了宝贵的窗口。
调研期间,社会实践团队还多次召开现场研讨会,聚焦外卖员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所见所闻,展开热烈讨论,碰撞思想火花。行程尾声,社会实践团队对这些沉甸甸的一手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力求打磨出一份扎实深入、建议可行的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研究,更期待能为地方政府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平台企业优化管理机制以及基层党组织提升精准服务效能,提供切实的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队老师王帅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