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洼
1936年2月5日的高家洼
需要风再大一点
需要天气再寒冷一点
需要雪再大一点
需要黄河的冰结得再厚实一点
让诗人毛泽东的感慨再大一点
情绪再激动一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枣林则沟
枣林则沟的枣好不好吃
我真不知道
想来1947年3月底
毛主席也一定不是奔着枣来的
那他们到底是奔着什么来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
那就是离开延安怎么办
三天时间里,一天半的会议
就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毛主席离开了延安
但绝不能离开陕北
李得胜的代号
就在告诉我们
暂时离开才能取得更大胜利
至于周恩来的代号胡必成
那就更好理解
你胡宗南不是有十万大军吗
那好啊
你哪也不要去
就跟着我们在陕北的山山峁峁间
好好玩玩
我不知道
那几天枣林则沟的夜空中是不是有最亮的星
我也不知道
那几天枣林则沟的白天是否也有阴云密布
但是我知道
毛主席要离开枣林则沟的那天凌晨
暗黑的天突然发出最强烈的亮光
青阳岔
1947年4月9日
陕北靖边的青阳岔
以中共中央的名义
向全党发出了通知
通知指出
“此区地形险要,
群众条件好,
回旋余地大,
安全方面完全有保障。
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
必须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
通知要求
保卫陕甘宁边区
保卫陕北解放区
青阳岔,这个小小的陕北小镇
在中国革命史上
就因为这个通知
给自己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小河
共和国黎明前的黑暗
比想象中还要更黑
小河不得不时不时就要
在暗夜也睁亮自己警惕的眼睛
说实在的,真的是不得不防啊
对于小河来说
能来这里开会的
哪一个不是拉得出叫得响
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啊
1947年7月21日至23日的
小河当然更不会想到
自己一个陕北小小的村庄吹过的风
居然能掀动全国的大风帆
也更想不到
从它这里发出的声音
立马就在全国得到了绝对落实
对于解放军迅速将战线推向国统区
起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巡检司
巡检司大概是最小的衙门官署吧
执掌巡检司的人
也一定是普天之下最小的吏吧
可即使是最小
也自有它的职责
1947年8月4日
一行官很大的人
行至巡检司后
巡检司本来警惕的眼睛就更加警惕
本来紧绷的神经就更加紧绷
甚至紧绷的神经
直到1947年8月8日
毛主席率领中央纵队离开
也始终没敢松弛下来
神泉堡
在佳县神泉堡
毛主席已经从容了许多
自1947年9月23日到达神泉堡
一住就是几十天
从容地写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从容地审定发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从容地修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次举起巨人的拳头
向全国发出号召:
“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这就像把战略进攻号角
在全国彻底吹响
回答
1949年10月1日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
天安门城楼上振臂高呼
“人民万岁!”
假若有人问毛主席
中国革命成功最根本的保证是什么
其实,我想毛主席
在1947年10月18日
写给佳县县委的题词
早就给出了回答——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杨家沟
1947年12月
毛主席在米脂
在杨家沟
为解放战争取得全国性胜利
指明了方向
并有力地用大手一挥
向全党全军发出号召
“曙光就在前面,
我们应当努力。”
米脂
米脂有米,米汁淅之如脂
米脂有米,有英雄,有美人
米脂用小小的米粒
喂养与滋润毛主席和中国革命
细细的肠胃和羸弱的身板
就像用杨家沟小小的指挥部
指挥全国的大战场一样
1948年3月21日
毛主席和中国革命的
肠胃与身板都已经
好了起来
于是,他就率领中央纵队
急急行走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川口
时间定格在1948年3月23日下午
毛主席率领中央纵队
在吴堡县岔上乡川口东渡黄河
这时候,船已临近东岸
毛主席吩咐随行的同志说
给我与陕北照个相吧
而后,毛主席转过身
面朝着莽莽的陕北大地说:
“陕北真是个好地方。”
他站立在白云之巅
满眼望尽
远远的天际
有一些阴沉
远山与黄河共一色
一个黄皮肤的人
站立在白云之巅
双手叉腰
凝目向远天望去
那时候他很瘦
满身灰尘
而目光却如闪电
照亮这边的艳阳天
黄河的对岸也出现丝丝火烧云
呵 他站立在白云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