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榆林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的部署要求,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发展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一同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列为市委、市政府20件大事之一,从政策扶持、营商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为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然而,政策红利如何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仍是摆在榆林民营企业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对于全市民营经济仍然面临的产业结构单一、要素保障不足、管理模式落后等深层次挑战,各级各部门须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厚植民营经济成长的沃土。
大河奔流,边墙雄峙,榆林这片厚植改革基因的热土,始终涌动着民营经济的澎湃春潮。各级各部门要树牢“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发展、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的工作导向,紧盯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制约要素,着力破解政策落实难、获得融资难、成本降低难、转型发展难等问题,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清除路障、排除干扰。要始终牢记“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凝心聚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以更优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更大活力。要坚持在亲商安商上做文章、在助企便企上下功夫,紧盯项目、融资、用工等领域切实做到对民营企业“厚爱三分”,动真碰硬破除隐性壁垒,创造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市场空间,让榆林这片创业创新热土焕发更强劲的“磁吸效应”。
“营”在当下,方能赢在未来。当我们真正以厚植民营经济成长沃土的匠心为企业松绑减负、护航赋能,民营经济之树必能根深叶茂,撑起榆林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