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科教

定边县乡村教育: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榆林日报 | 2025年07月16日

  孩子们在上英语课。王思雨 摄

  

  走进定边县安边镇兴义光彩小学,平整的塑胶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崭新的篮球架、乒乓球台成为他们课间嬉戏的乐园,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设施设备,让乡村孩子也能畅享优质教育资源。这所曾因生源流失而陷入困境的乡村小学,如今正焕发着新生。

  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定边县乡村学校硬件设施迭代升级、课程体系多元创新、师资队伍专业优化,乡村学校正以“小而优”的姿态,推动乡村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高质量发展迈进。

  “我的孩子在这所学校上学,生活条件非常好,教育质量也很高。”兴义光彩小学学生家长段宝民说道。

  教育之变,不止于硬件。兴义光彩小学打破常规,取消借书证与登记流程,打造自由开放的图书长廊。书籍按年级认知与兴趣分区,孩子们可随手取阅、无拘无束。这份基于信任的设计,点燃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与此同时,劳动实践、传统文化等多元课程,也全方位滋养着孩子们的成长。

  兴义光彩小学学生陈嘉芙告诉笔者:“我特别喜欢学校,尤其是学校的开放式阅读长廊,还有很多有趣的课程,让我每天既充实又快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政策引导下,定边县依托“特岗计划”,吸引众多高学历青年教师扎根乡村,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向乡村下沉。近年来,定边县新招录的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100%。同时,通过常态化教师培训以及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让先进教学理念在乡村学校落地生根。

  “今年是我在这里教书的第4个年头,最触动我的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看到孩子们因为我的课堂而爱上学习,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这也是支撑我坚守在这里的力量。”兴义光彩小学教师侯改玲动情地说。

  在完善硬件设施与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兴义光彩小学将“点滴教育、滋润心灵”的理念深度融入日常教学。经典诵读、读书分享等活动将文化渗透到教学各环节,楼梯间的文学经典、长廊里的地理知识、儒园中的古诗词,共同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

  兴义光彩小学校长曹彦伟介绍:“近年来,我们学校改造了餐厅、宿舍,升级了教学设备,软化了操场地面,教师队伍的本科率达到了100%,学生人数由2019年的117人增长到了现在的285人。”

  从硬件的迭代到软实力的提升,定边县乡村教育的每一步蜕变都凝结着对未来的远见。 2021年以来,定边县累计投资7292万元用于乡村学校新建及改扩建;投资866万元维修改造了一批乡村学校;投资1716万元为乡村学校更新了一批教学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