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文化

青年的路

榆林日报 | 2025年07月02日

  二十年前的冬日,我躺在沟里的枯草上,阴郁的云层下透出一丝看不清的日光,照在身上,冷哇哇的,就像我当时看不清的人生路径。手捧一本路遥文集,我读完了《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不时流下泪来,我和书里的人物一样,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吃过读书的苦,也吃够了生活的苦。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是路遥的文学教父柳青的名言,通过《人生》知道了这句话,当时读得漫不经心,十六年后,在人生走到绝路上时,重读《人生》,才觉得是至理箴言。人生的路在哪里?有的人一开始就有人替他选好了,沿途看山乐水,走到人生的终点也不知生存的难度。有的人无所谓选择,不管对错,只要是条路,一路走到黑,是幸福是灾祸?是荆棘是坦途?是平凡是传奇?从不去想,走到终点便了。有的人一生都在选择的路上,不甘心命运的安排,不喜欢沿途的舒适温暖,或许跟登山一样,明知山顶是风雪扑面、饥渴难耐、生死未卜,也要吸一口云巅之上的空气。

  我算第三种人,路遥笔下也有,这种人往往比较坎坷,所有不甘心的执念最后可能会遭到现实无情的捶打。高加林向往“如花美眷,谈兵说剑”的生活,现实将他打得抬不起头来,告诉他梦想不是有才情就能实现的。心里有一团火的孙少平,浑身上下都是改造世界的力量和激情,他二爸安排的双水村代课教师身份,或许是他一生最光明的前途,他的再一次选择,让他从此有了吃不完的苦,直到最后只是个煤矿工人身份,还落了个毁容的伤痛。在普通人眼中,这种人不懂得见好就收,不是有出息的娃,但他们依然是生动的文学形象。与普通人比,他们敢于对命运发起挑战,不认命、不信命,就足以令人生畏!他们所追求的,都是平凡人的向往,他们改变命运的勇气令人敬畏。

  与路遥笔下的农村学生娃比,我比他们稍好一些,从小深知,初中毕业上师范似乎是我人生唯一的路,这也是从家庭到学校受到的教育。小学教师的父亲,好几次翻出他的师范毕业证激励我,说:“你能拿上师范毕业证,我就把你娃服了,我看你是十有八九拿不上!”从心里,我不服,我不傻不懒,凭啥不行?父亲这样说,他是很自豪的。爷爷家是村里最穷的,人也老实,一生最出名的事,就是把自己家的粮食偷着喂给生产队的牛,而家里六个孩子缺衣少吃,奶奶要代表家庭经常出去向四邻借粮吃。爷爷的理由只有一条,因为他是饲养员,不能让公家的牛瘦了。到了父亲这儿,书念得好,当了民办教师,后来考上师范,在县城中心小学教书,成了公家人,家庭的命运从此逆转。

  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师范学校,那年全县就考了5个。进了师范门,才知道有985、211大学一说,原来上高中能考的不光是师专,好工作也不光只有小学教师。考不上师范的同学上高中了,他们倒可以大有所为,我和我师范同学的命运却已经定格了。大多数同学已经开始过上了舒坦的生活,可以说不再努力学习了,即使听说不包分配了,也只求考试合格,不合格还能补考,稍微上进的,自学大学课程,考个自学考试文凭。当时,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坚持学习,在别人眼里算是异类,大家也不知为什么坚持,每天有吃不完的苦,熬夜已经成了常态,18岁,我的头发干枯花白,后来再也没有浓黑发亮过。变化发生在毕业后,另外两个同学毕业时参加了高考,一个上了政法学院后来成了警察,一个上了中医学院后来考上了广州某大学的研究生。

  我的命运从此开始出现波折了。毕业时不仅拿到了自考专科文凭,本科也剩一次考试和论文了,没有同学与我比肩,全级400多人,都是全市当年最优秀的学生。与不能分配的同学相比,我有了一个选项,就是考取全日制研究生,我得踏入大学校门,虽然后来的路也不知道该如何走,但心中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不比别人差。对于初中毕业上了个中专的我来说,英语和专业底子并不厚实,考研的路曲曲折折,后来虽然在家人的强烈督促下,也考上了教师,但两年后,我还是考上本省的985大学文学研究生读书去了。

  我与孙少平一样,刚走上工作岗位遇到各种困惑时,没有安于现状,选择了一条未知的路。或许是出于自信,或许是对未知的期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行,也与少平一样,后来的路并不是所希冀的阳光之路,考公失败、外地车祸、不幸的婚姻,创业受骗、负债,甚至更多,这些所有的不幸都朝我袭来,当我对人生绝望的时候,再一次读了路遥的两部著作,无数次落泪,甚至比第一次阅读流过更多的泪。我相信很少有人读路遥的书不流泪的,路遥写出了大多数人的平凡与悲哀,高加林、孙少平这样的人,他们是平凡生活里不断拼搏奋斗的英雄,就凭路遥为文学史贡献的“这一个”典型形象,也配得上茅盾文学奖,更不论他作品所含的宏阔世界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了。

  一个人成年时就要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几个关键的选择,学业、事业、爱情、家庭,不管选不选,过了那个属于你的时间,再也无法去弥补了,这就是青年关键处的几步路,踏错一步,命运的小船将会任由现实的风浪摆弄,想要重新掌握航向,需要千百倍的努力,迎接到的未必是一条光明的坦途。

  田福军、孙少安、刘巧珍、田润叶、孙兰花、孙兰香、我父亲是平凡世界的平凡人,他们朴实善良,心性纯洁,对生活对世界都有正确的理解,在命运的关键时刻都作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在自己生活的道路上活得有滋有味,感性与理性并生,柔软和坚毅共存,才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感到了温暖与慰藉。

  读懂了路遥,就读懂了人生。青年人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会做选择,学业选择有用的,爱情选择相爱的,家庭选择相配的,特别是事业,要选择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而不仅是为了一家一姓的财富积累,这才对得起世间走过一遭,对得起关心和爱护你的人。路遥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所喜爱的文学事业,即使生活拮据,也对得起他年轻的生命,这就是一个青年所选择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