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 综合

“老少结对”精准帮扶“禾苗课堂”真情呵护

——榆林市关工委系统“老少结对”关爱帮扶榆阳“禾苗课堂”现场推进会召开

榆林日报 | 2025年07月01日

  大会现场。

  

  裕华路社区观摩会现场。

  

  松林路社区观摩会活动现场。

  

  榆林市星元小学观摩会活动现场。

  

  6月18日至19日,榆林市关工委在榆阳区召开了全市关工委系统“老少结对”关爱帮扶榆阳“禾苗课堂”现场推进会。榆林市关工委系统相关领导、社区代表、市区关工委部分成员单位、“五老”代表、部分街道办社区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共计90余人参加会议。

  18日下午,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榆阳区航宇路街道办松林路和明珠路街道办裕华路两个社区的“老少结对”“禾苗课堂”关爱帮扶工作,认真听取了两个社区开展“禾苗课堂”的工作模式和“五老”志愿者的工作情况。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榆林市星元小学和省、市关心下一代青少年教育基地——陕北民歌博物馆,深切地感受了榆阳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的丰富实践和积极探索。

  19日上午,召开了总结交流大会,全国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最美五老”“禾苗课堂”的创立者贺莎莲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十多年如一日、投身关爱帮扶事业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感悟,展现了当代“五老”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榆阳区关工委主任叶士亮汇报了该区创新打造“老少结对”立体化帮扶体系,运用“需求清单+特长匹配”,实现“五老”与青年志愿者的有机融合和精准帮扶,开展“禾苗课堂”的具体做法。

  府谷县关工中心主任白艳介绍了该县以“党建带关建”为核心引擎,秉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所能”工作方针,创新构建“五老+青年志愿者+社工+专家”的“五+”人才网,筑牢乡镇、学校、社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凝聚部门、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多元协同关爱网,以精准调研掌握青少年成长新特点、新需求,创新开展关爱帮扶“六大行动”的成功经验。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市关工委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若干措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老少结对”关爱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榆阳“禾苗课堂”以“德育为先、实践育人”为理念,以“五老”志愿者为核心,通过红色教育、非遗传承、法治宣讲等活动,实现从学业辅导到兴趣培养、从才艺展示到品德塑造的全方位覆盖,不仅是我市老少关爱帮扶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标杆。

  会议强调,各县市区要认真学习借鉴榆阳、府谷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一步总结经验,推陈出新,让“禾苗课堂”“假日课堂”等关爱帮扶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广泛推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会上传达学习了近期在商洛召开的全省关工委系统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精神,要求各县市区回去后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要坚持党建带关建,继续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集中进行一次回头望,积极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全覆盖。要有针对性地督促、帮助一些单位推进基层组织和阵地建设,协调一些有条件的机关、行业成立关工委组织机构,建立“五老”工作室。基层关工委组织要做到“六个有”:有班子、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

  会上还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文图/高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