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阳区芹河镇马家峁村,农用机械在翻土作业。 马国庆 摄
神木市贺家川镇温路家村的村民将有机肥装满农用车。 马国庆 摄
“老乡,往年玉米长得怎么样?”
“一般,不是太好。”
“我们把土带回去检测一下,配成专用肥,就像给人看病一样,缺啥补啥,玉米肯定会长得更好。”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在榆阳区芹河镇马家峁村,市、区两级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正在村民张兴建的农田进行土质采样,采样后将结合今年种植作物营养所需进行科学配制肥料,让农作物吃上定制的“营养餐”,提高粮食产量。
张兴建说:“比以前省钱了,庄稼也长好了。”
芹河镇有14个行政村、6万多亩耕地,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及蔬菜。每年春耕时间,为给农民提供保供、保稳服务,市、区两级供销社的工作人员都会前来取土化验,测土配制适合农田作物的专用化肥。
“我们每年大概要提供5000多吨化肥,针对不同的村子、不同的土地进行测土配方,保证农民花少量的价钱买到最合适他们的化肥。”榆阳区芹河镇供销社主任高宇说。
从农田取回土质样本后,经过检测化验,工作人员按照农作物需求做出个性化施肥方案后送往化肥生产车间。在榆林市生产资料公司的化肥生产厂房,生产线不停地运转,码垛机精准地将一袋袋复合肥码放整齐,厂区外生产好的化肥装入运输车准备送往田间地头。
据榆林市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赵立新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已储备各类化肥6.54万吨,其中兴农利丹新型测土配方肥0.4万吨,有机肥、无机肥0.3万吨;另储备原料肥1.2万吨,已完成淡储7万吨指标任务的93%。
与此同时,神木市新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肥生产车间,机器不停地转动,一袋袋有机肥不断生产出来,堆满了仓库。
来自贺家川镇温路家村的尚雪利高兴地将有机肥装满农用车,准备拉回去。肥的原料是城里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场分拣脱水后的固体物和农产品加工下脚料、草炭、菌棒及周边养殖场动物粪便。该公司每年可处理餐厨垃圾2万吨,生产有机肥1万吨,所有生产费用由政府出资,产出的有机肥免费发放给农民及种植大户。
除了免费给农民发放有机肥,神木市还严格执行化肥补贴政策,每年拿出近3000万元对农民购买化肥进行补贴,补贴平均占比达35%。
“在这里买化肥,一是距离近,很方便;二是买的化肥放心,价格合理。”在神木市锦界镇供销社买化肥的村民田文秀的话语里,透出对供销社的信任。
据了解,2025年全市供销系统预计销售各类肥料28万吨,其中市补肥料约16万吨。计划对全市50个乡镇400个村组的500份土样进行免费采集和检测,销售测土配方肥3.5万吨。近年来,全市供销系统大力推进综合改革,乡镇基层社覆盖率达到90%,农资市场占有率超过60%,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