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日,上海市松江区启用首批7家“青年驿站”,解决青年来沪求职“落脚难”问题的消息迅速刷屏。松江区从强化服务意识入手,既吸引了人才,又激发了人才创业活力,人才工作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思路和做法,让我们不由得为上海市人才工作点赞。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招揽人才,绝非仅靠丰厚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在工作、生活、情感上给予全方位的关怀,做到用心用情。当前,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地纷纷出台人才聚用优惠政策,为人才环境优化、人才队伍壮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各地要清醒认识到高端人才是最紧缺的要素,人才工作已成为最紧迫的任务。要扛实职责,用“真金白银”吸引人才、“真心实意”留住人才、“真抓实干”培育人才,确保人才项目、人才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环境之于人才,犹如水之于鱼、林之于鸟。如何让人才留下来?关键在于有看得见的发展机会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获得感,就有归属感,就有参与感。只有抓住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痛点施策发力,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才能让他们愿意来、愿意留,进而集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优势。要当好人才“服务员”,建立“一条龙”服务体系,简化人才项目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打通项目落地的堵点难点,让各类人才省时、省力又省心;实行“管家式”人才服务,主动对接落实“个性化”人才需求,发放“人才卡”,从购房、户籍、医疗、入学等方面提供帮助,切实为各类人才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做好人才工作,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不断开拓创新,牢牢牵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牛鼻子”,进一步释放主体活力,破除管理痛点,消除发展顾虑,以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真正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人才是强国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人才愈发成为各地竞争的关键变量,如何“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则考验着各地招才引智的能力水平。为此,既要打好“温情牌”,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又要搭好“英雄台”,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够人尽其用、尽展其才,让尊才爱才用才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