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社会民生

定边:AI进教室 课堂“活”起来

榆林日报 | 2025年04月16日

  新华小学教师运用AI技术生成动画视频,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宋思芸 摄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AI应用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定边县,多所学校将AI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拓展AI在智能备课、情景模拟、实时反馈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让课堂教学焕发新活力。

  在定边县白泥井镇小学,教师将AI互动教学引入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借助智能终端开设“家务小课堂”。学生不仅可以通过AI“智能小助手”学习洗碗、叠衣服等技巧,还能与AI虚拟形象“小白兔妈妈”进行情景对话,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I技术的应用让道德与法治课大变样,不仅使抽象的知识通过动画视频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模拟生活场景提升了学生的代入感,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白泥井镇小学教师郑娜娜说。

  AI技术的应用,使道德与法治课变得更加直观有趣。同样在音乐教学中,AI也展现出强大的助力。在定边县新华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巧妙引入智能助手,带领学生与唐代诗人白居易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忆江南》的创作情境。此外,教师还借助相关软件进行线上教唱,软件中的评分功能精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了精准化、互动式音乐教学。

  新华小学学生魏玉彤说:“平时我比较害羞,不敢向老师提问。自从有了AI人工智能对话,我就能毫无顾虑地问问题了。”随着AI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新华小学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悟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AI不仅能更有效地辅助教学,还可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精准地“诊断”教学问题,在深度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悄然重塑教与学的逻辑。教师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导航”,学生则从“被动接受”迈向“自主建构”。

  新华小学副校长陈秀霞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AI赋能教育新路径,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并用其解决作业、作文批量批改和诊断研判等难题,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AI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