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聚焦吴堡

奋楫扬帆谋发展 笃行不怠写华章

——吴堡县2024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榆林日报 | 2025年02月21日

  县城全貌 通讯员 王海容 摄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通讯员 张永强 摄

  

  说事处调解纠纷促和谐 通讯员 贺源 摄

  

  发展养蚕产业 通讯员 张强 摄

  

  培训挂面制作技艺 通讯员 贺源 摄

  

  举办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 通讯员 韦江江 摄

  

  一组组跳跃上扬的数据,直观呈现出吴堡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活力;一幅幅火热奋进的画面,真实记录了吴堡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收获的累累硕果;一个个温馨和谐的场景,细腻勾勒出吴堡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质感不断提升的美好模样。

  2024年,吴堡县紧扣建设“实力吴堡、美丽吴堡、幸福吴堡”总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县上下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13亿元,同比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899元、15564元,同比增长4.7%、7.2%。

  聚力攻坚 项目引擎赋能

  2024年,吴堡县以“项目为王”为核心发展理念,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增后劲、惠民生主抓手的坚定实践,在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57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2.91亿元,一般债券资金7600万元,市级产业发展资金4000余万元。 71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率80.3%,完成投资14.26亿元。 12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7.34亿元。

  在投资升温的同时,招商引资成为吴堡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县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责任,坚持县级领导、项目部门领导、代办员三级干部包抓,实行重点招商项目库“四个一批”管理。共签约26个招商项目,总引资额29.48亿元,到位外资102万美元,省内外到位资金累计3.75亿元。荣获全市2024年度争资争项先进集体。

  创新驱动 产业结构升级

  有产业,县城才有吸引力,人口才能聚集。2024年,吴堡县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该县把青梨产业当作万千农户的“绿色银行”,新栽吴堡青梨2025亩,总面积达到1.1万亩,实现农村人口人均1亩的目标,其中挂果面积1800亩,年产量1000吨,产值1500万元。同时,创建标准果园33个,配套防雹网2100亩,新建冷库6个,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2024年,吴堡青梨荣获陕西好商标最具成长潜力商标。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该县改造高标准农田1000亩,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9000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6万亩,完成低产桑园改造1200亩,红枣生态管护10万亩,认定市级龙头企业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

  工业领域也在不断创新突破,横沟煤矿项目核准申请已报省发改委,完成20兆瓦柔性光伏和5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同时,职业防护装备、智能冷库项目等投入生产,挂面产业园3栋标准厂房建成,2家企业开始试产。

  此外,吴堡县文旅产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承办第三届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吴堡段赛事、“清爽榆林”吴堡分会场活动,举办“青梨杯”全市职工羽毛球邀请赛,开工建设东渡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分步推进李家沟、横沟温泉民宿建设等,让“诗与远方”在黄河岸边完美邂逅,为吴堡县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2024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9.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

  城乡融合 绘就协调新貌

  2024年,吴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更新城乡面貌,县城农村处处充满生机活力,一幅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展。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该县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完成巩衔任务,累计纳入监测对象82户201人,逐人落实帮扶措施,全年消除返贫致贫风险334户788人,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根基。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投入财政衔接资金8134万元,实施产业项目153个。创建2个乡村振兴示范镇、3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和5个市级重点村。

  此外,吴堡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发放小额信贷2230余万元,10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投资1280余万元,完成12个老旧小区改造;投资6100余万元用于农村公路破损路段整治;投资1800余万元用于整治农村水毁路段,有效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投资5681万元,实施46个农村供水保障提升项目,让清泉流入千万家;投资1392万元,新建淤地坝5座,除险加固病险坝5座,累计建成5G基站90座,有效提升了通信质量;新增造林绿化3.98万亩,退化林修复1.31万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标,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从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到通达四方的农村路网,从5G基站点亮数字乡村到万亩林海涵养生态底色,吴堡的城乡协奏曲格外动人。

  民生为本 书写幸福答卷

  2024年,吴堡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大,聚合民智、集中财力办好民生事业,全年民生支出20.0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13%。

  医疗方面,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吴堡医院搬入新院区开诊启用,开展为期2个月的大型义诊活动,免费挂号检查,惠及群众超万人次。

  教育方面,陕师大吴堡实验学校完成首批招生,改造提升12所学校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县职教中心,投入资金295万元表彰奖励优秀师生418名,向68名教学名师发放奖金196万元。

  就业方面,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场次,职业技能培训600余人次,省级劳务品牌“吴堡挂面匠”代表榆林参加全省特色劳务品牌展示和全国劳务协作大会。发放就业创业补贴230余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25万元,发放各类社保基金2.26亿元,发放生活困难救助资金430万元,发放救灾资金266万元,兑现各项教育资助4066人次213万元。

  效能革新 铸就服务标杆

  2024年,吴堡聚焦效能革新,全力优化政务服务体系,矢志打造高效服务新标杆,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筑牢廉政根基。吴堡县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群腐集中整治期间解决民生问题74个。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0件、政协提案66件。

  效能升级,持续优化办事效能。“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达99.8%,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284家,同比增长33.5%。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减税降费2077万元,新增融资担保业务183笔6621万元,助力民营企业解难脱困、健康发展。

  精细管理,锻造过硬作风。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三公”经费下降1.2%,完成审计项目148个,节约财政资金3478万元。狠抓清廉政府建设,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统计监督贯通协同,干部作风持续优化,执行能力得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