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加快构建陕北文化对外传播体系,不断延伸陕北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全面提升陕北文化对外传播效能。
陕北历史悠久而厚重,文化多元而灿烂,距今约4300年的史前皇城遗址——石峁遗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匈奴都城遗址——统万城以及被誉为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等众多历史遗迹无不见证了陕北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中华民族的一些标志性文化符号如黄河、黄帝陵、黄土地、长城几乎都与陕北有关,陕北说书、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腰鼓、陕北剪纸以及陕北传统服饰、饮食习惯、婚丧嫁娶无不彰显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陕北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让陕北文化不仅“走出去”,而且能“走进去”,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陕北文化对外传播活力。陕北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依托于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改革,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释放陕北文化对外传播的活力。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陕北文化产品跨越黄土高坡,走向世界。
要加强传播主体建设,聚合对外传播力量。持续构建官方对外传播力量体系,统筹规划对外传播活动;激励民间力量积极参与,从而壮大陕北文化对外传播力量;不断加强陕北文化对外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陕北文化对外传播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要深入挖掘陕北文化精华,精选对外传播内容。选择最能代表陕北文化品牌并可成为陕北文化符号的文化载体进行传播;选择可读性和可译性较高的陕北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译介传播;选择容易引起海外受众价值和情感共鸣的陕北文化项目进行展演和传播。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宽对外传播渠道。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网络。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展览、艺术节等,让陕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要创新叙事方式,注重文化的国际化表达。要深入挖掘陕北文化内涵,用国际化的语言和叙事方式,讲述陕北故事,传播陕北声音。让国外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
全面提升陕北文化对外传播效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持续推动陕北文化走向世界,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