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总能看到频繁闪烁的警灯,以及民警忙碌的身影。“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的“三见警”工作机制如同一股坚实的力量,为市民的安全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榆林公安积极推行社区民警控面、交巡警巡线、义警队伍保点、无人机巡域的巡防模式,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全市街面警情同比下降34.6%。
万达广场作为榆林高新区中心地带和群众消费的主要商圈之一,周边还有市图书馆、中小学校等重要场所,具有人员高度密集、流动频繁等特点。为了更好地维护辖区治安环境,今年夏季,榆林公安在此设立“陕西公安暖心警务会客厅”,会客厅划分为5个区域,即自助服务区、暖心会客区、宣传体验区、警务办公区和生活区。在会客厅内,饮水机、工具箱、急救箱、雨伞等便民设施配套齐全,同时提供便利的身份证驾驶证更换业务、警务咨询答疑解惑、矛盾化解等温馨服务,使群众深感暖心与便利。
“会客厅接入3800多个视频探头,可覆盖整个榆林高新区,民警24小时值守,通过车巡、步巡、视巡联动,对辖区内的可疑情况迅速响应,快速处置,为平安榆林建设保驾护航。”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高龙飞说。
据了解,2024年,公安高新分局在夜间抓住现行违法犯罪人员200余人,涉及沿街门市盗窃、拉车门盗窃、砸车玻璃盗窃以及在车上张贴涉黄、涉诈引流的广告等方面。“平时我在工作、逛街的过程中,总能看到城区有巡逻警车的警灯在闪烁,挺有安全感的,心里也很温暖。”市民马倩倩说。
车亮警灯,人带肩灯,随时随地接受群众报警求助、提供便民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榆林公安民警在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广场、学校等地24小时不间断巡逻,做到“警察常在、警车常见、警灯常亮”。目前,榆林中心城区建起6个警务工作站、26个交警执勤站和9个城区派出所、132个社区警务室,以每个警务工作站为主,辐射划分26个巡区、36个必巡点、55条巡逻线路和75个网格警务区,全面覆盖城区重点部位、大街小巷,确保所有巡防力量密切配合、无缝衔接,快速联动响应。同时,组建铁骑摩托队,依托26个交警执勤站,对重点路段开展叠加式巡逻,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控力和震慑力。
“2024年,‘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期间,我们24小时备勤待命,随时准备处置突发性事件。春节即将来临,我们将持续严加防范,每天安排足够警力,分别在重要地段及文娱活动举办地周边进行治安巡逻,让群众切身体会到人民警察就在身边,确保大家过一个平安年、幸福年!”公安榆阳分局巡特警大队特警中队二分队分队长周晶鑫说。
当前“三见警”巡防已经成为平安榆林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年以来,榆林公安持续优化运行机制,搭建高效指挥架构,强化科技赋能支撑,打造专业处突队伍,积极构建新型动态社会环境下主动巡防模式,全力控警情、压发案、保平安,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守护平安榆林“烟火气”,拧紧保驾护航“安全阀”,切实为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