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 文化

楹联点缀波罗堡

榆林日报 | 2024年12月02日

  

  

  

  甲辰年(2024)春,受榆林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之邀参观波罗古堡,为大街主要景点撰联。此乃开发榆林旅游事业、宏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笔者欣然应允。

  一

  榆林市横山区波罗镇,从北魏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波罗”为梵语,意为引渡到彼岸圆满的境界。“波罗”其地名,得之于西石壁天生巨大石佛。此地明正统元年(1436)建堡,历时十年建成,万历六年(1578)都指挥佥事李鸣凤重修加固成现有格局。1912年,堡改设为镇。城堡总面积约20公顷,设有四门,东门凝紫、南门重光、大西门凤翥、小西门通顺。主街道长500余米,建有重光楼、三官楼、玉帝楼、望胡台、石牌楼、木牌楼,形成了四楼骑街、牌楼两耸的绮丽景观。这一塞上古堡雄踞大漠边关,弥漫佛光灵气,孕集天地精华,神秘又富有传奇色彩,被誉为“佛掌上的明珠”“一个来自天国的地方”。

  古堡为军事要塞。南北朝、隋、唐、宋时都在这里设营建寨,明代始筑堡屯兵。清顺治十年(1653)设波罗营,派副将驻守,为延绥镇长城沿线三十六营堡之最。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古堡先后增设守备署、州同署、参将府。明天顺六年(1462)到清末的四百多年里,这里先后发生了近二十次大小战斗。义军首领李自成也曾在此屯兵作战。民国年间,国军八十二师骑兵团团部、二十二军骑兵六师师部、陕北保安指挥部等先后在此驻守。1946年,震撼全国的“横山起义”指挥部就在此处,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古堡系宗教昌盛地。北魏时,有高僧云游到此,发现这里山势雄浑、林木繁盛、紫气祥云,便凿石成洞,诚心礼佛,建成卧佛寺。清康熙帝西征时慕名来此,为石佛题“接引寺”匾额,乾隆帝特赐“慈悲千古”四字,嘉庆帝用红绸书赐“奇佛一座、万古流芳”。古堡内有大小庙宇二十多座,一年四季,信众频繁往来,香火十分旺盛。

  古堡是商贸繁盛场。明清时期,这里一度人口逾万,是边关知名度颇高的贸易集散之地,南北主街道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色手工作坊、酒家饭馆星罗棋布,两侧巷道四通八达。常年运送货物的骆驼多达上百峰,走南闯北,东来西往,“夕阳斜照里,明驼万里来”,成了当时古堡一道亮丽的风景,享有“小扬州”“小北京”的美誉。

  古堡文化积淀深厚。在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中,古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丰富的边塞军事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和辉煌的红色革命文化。每遇节日或喜庆活动,常有戏班、秧歌、说书、道情、民歌艺人等演出。堡内八景“龙山耸秀、波罗佛迹、文笔舔砚、来世奇井、魁星晨曦、天梯奔月、雷音晚钟、灵霄夕照”远近闻名,每个遗存均有着神奇美丽的传说。1992年被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全省31个重点文化旅游名镇之一。近年来,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波罗古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波罗古堡已经走过沧桑,跨越繁盛,将迎来新的辉煌。

  二

  经过考察,笔者对古堡有了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而且亲临大街主要景观,作了认真研究,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二十副对联是笔者为景点所撰,供大家品鉴。

  一、重光楼

  南门瓮城高大宽阔,城上箭楼(重光楼)雄伟耸立,上设击鼓进军之皮鼓,鸣金收兵之铜钲,以及古代传承下来的各种冷兵器等,堪称南城之屏障。联曰:

  古堡谯楼,今日尚存武备;雕弓羽箭,当年曾射天狼。

  “谯楼”,城门上的瞭望楼。“射天狼”,天狼乃星名,古以为主侵掠,后喻为侵略者。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敌寇。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石牌楼(二副)

  南门向北不远,一座高大的石牌楼当街矗立,雄伟气派。石牌楼两面对联各一。南面为:

  千秋要塞,金戈铁马烽烟地;

  百里繁场,农牧工商集散乡。

  上联言古堡乃征战之地,下联言古堡乃集贸市场。“繁场”,即繁华的集市。集市也称场,如称赶集为赶场。“百里繁场”意为方圆百里内的繁华集市。北面为:

  柳营纵马,忆昔军容威武;

  佛地谈经,观今寺庙辉煌。

  上联言波罗为古代屯兵要塞,下联言波罗为佛教圣地。“柳营”,汉·周亚夫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如唐朝李晋王赠周德威对联:“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三、三官楼(二副)

  石牌楼之北,一座古建筑“三官楼”矗立于当街,下面是砖砌楼座,中有洞连接南北街道;楼上是坐北向南的三官殿。殿前对联一副:

  天官地官水官,会三玄有象;

  上元中元下元,赐万福无疆。

  “三官”,又称“三元”,即天官、地官、水官。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三玄”,天统玄精,地统玄灵,水统玄形。

  三官楼背面为高大的木彩门。联曰:

  千年堡垒,长城锁钥无双地;

  五里墙垣,大漠咽喉第一营。

  上联言波罗古堡为军事要塞,长城锁钥;下联言波罗古堡为咽喉右臂,大漠边关,在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关帝庙

  关帝庙又称老爷庙,位于大街中心西侧,供奉关圣帝君。联曰:

  天下三分,原非民所愿;

  神州一统,实乃帝之期。

  五、永盛昌

  永盛昌位于大街中心东侧,是堡内较大的商埠。联曰:

  四季广交游,经营诚信;

  八方多顾客,接待热情。

  六、无定河茶也

  永盛昌南侧有“无定河茶也”馆,是人们品茶休闲、谈文论艺之场所。联曰:

  凭窗赏景,应解醉翁意;

  邀客品茶,须珍君子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并非酒肉朋友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七、太平洋咖啡

  永盛昌北侧有“太平洋咖啡”馆,是人们品尝咖啡、休闲娱乐之场所。联曰:

  咖啡虽苦口,浓香有韵;

  泉水可清心,淡雅无形。

  莫道口中苦,须知心里甘。虽然泉水淡,其实韵味酣。

  八、永盛昌舞台联

  永盛昌楼上有舞台,是堡内文艺演出的场所之一。联曰:

  演今唱古,须教故事如真事;

  妙舞清歌,既要娱人亦醒人。

  唱古戏,演新戏,纵观历代兴衰事;小舞台,大讲台,启迪世间名利人。

  九、木牌楼(二副)

  大街三官楼北有木牌楼,受稳固牌楼所加铁条所限,楹联位置较短,故撰短联两副。南面为:

  长街多雅韵;

  古堡有新风。

  北面为:

  黄沙绿染春风暖;

  紫塞青描夏木荣。

  十、玉帝楼

  大街木牌楼北为玉帝楼,建于明正统年间,歇山瓦顶两层建筑,砖砌楼座中有洞连接南北街道。楼上是坐北向南的凌霄殿,供奉玉皇大帝,神话中传说玉帝为天上诸神的最高统治者。联曰:

  位尊九五,常引九天日月;

  泽被万千,永垂万世春秋。

  十一、民俗博物馆

  玉帝楼东有民俗博物馆,大门联为:

  民族复兴圆大梦;

  中华崛起谱新篇。

  十二、横山起义历史陈列馆(二副)

  1946年10月,在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直接组织策划下,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官胡景铎将军率5000多名官兵在波罗镇发动了震撼西北、影响全国的“横山起义”,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横山起义是载入党的史册、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也是古堡命运的根本转折,实现新生的开端。

  大门联:

  高举义旗,走上光明大道;

  勇离旧部,参加革命阵营。

  大厅联:

  投光明,弃黑暗,良禽择木;

  为解放,拯黎民,青史留名。

  十三、凌霄塔

  横山起义历史陈列馆西北有凌霄塔,登高展望,波罗古堡全景尽收眼底。联曰:

  更上一层,已见九天志;

  欲穷千里,犹存四海心。

  十四、弘善居

  古堡东北部的康氏四合院,建于明正统十年。其始祖为山西洪洞移民,数百年来,耕读传家,兼营工商,协和四邻,兴旺发达,号曰“弘善居”。联曰:

  耕读辛勤,持家之根本;

  工商诚信,创业以成功。

  十五、望胡台

  古堡大街最北建有望胡台,纵目眺望,北城垣下无定河对岸曾经的漫天大漠,现已被丰茂的林草覆盖,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联曰:

  古月照人,胡天归汉塞;

  山风惠我,岚气漫边关。

  此为离合联,上联“古”“月”合“胡”,下联“山”“风”合“岚”。上联喻江山一统、民族团结,下联言林草丰盛、一派新容。岚气,山林中的雾气。由于大搞沙漠造林种草,现在经常出现雾气弥漫的现象。

  十六、卧佛寺

  望胡台西有卧佛寺,乃北魏时高僧云游到此所建。联曰:

  似睡非睡,常思济世;

  真醒假醒,不忘渡人。

  波罗古堡的景观,本已足够古朴奇绝了,加上楹联,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