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教育

思政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探析

榆林日报 | 2024年11月14日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接受品德教育,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挖掘思政资源,丰富思政资源。教师必须深化对新教材内容的精细研究和精准解读。同时,结合教材的核心主题,教师应创造性地拓展和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为后续的思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以PEP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需要对该单元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关注国家名称、国旗和代表性动物等元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交礼仪的元素,深入挖掘教材中与之相关的思政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微课、PPT课件和多媒体图片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为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做好准备工作,优化各项环节。从现有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准备工作中存在不够细致、不到位、不全面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思政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的准备工作是实现有效思政教育的前提。在实际准备中,教师应全面考虑思政教育的组织流程、互动方式等要素,进行细致入微的优化设计,以确保后续思政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以讲解PEP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主题,设定符合课程内容的思政教育目标,如结合饮食文化主题,渗透华夏饮食文化中关于“筷子”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合理规划思政教育的教学流程,例如:先展示关于“筷子”的案例,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随后教师进行深入讲解,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还应积极制作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微课和课件资源,确保准备工作充分、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