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专版

托育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榆林市全力推进公办托育机构建设

榆林日报 | 2024年09月28日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智力开发游戏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榆林市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工作,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聚焦托育资源供给、普惠托位比例、托育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目标。近年来,榆林市托育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让幼有所育真正实现了“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

  “15分钟”托育服务圈

  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清晨,家住榆林市阳光小区的刘女士将两岁的儿子送到了附近的阳光托育中心。温馨的托育环境、多样化的益智玩具、温柔可亲的保育员让孩子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开始了新的一天。“开在家门口的托育中心、专业的保育员照护、离家不到15分钟的路程,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大难题,家里老人也轻松了不少。”刘女士满意地说。这家托育中心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周边住宅小区集聚,婴幼儿家庭托育需求较大。“我们是2022年在这里开办托育中心的,主要面向周边小区6个月至3周岁的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等多种服务。”阳光托育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心设有乳儿班1个、托小班1个、托大班2个,可提供托位80个,入托婴幼儿70人,可满足周边多个小区婴幼儿家庭就近托育的需求。”

  近年来,为使托育服务供给均衡化、托位布局更加便民,榆林市积极打造婴幼儿普惠托育机构,推进公办托育机构、普惠性托育机构和单位福利性托育机构建设,持续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建设工作,为婴幼儿家庭“减压松绑”。截至2024年7月底,全市共有托育机构182家,可提供托位11297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13个,完成了“十四五”规划年度托位中的建设任务。

  加强领导 周密安排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将其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绩效考核体系。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卫健、发改、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普惠托育示范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卫健委成立普惠托育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同步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政策支持方面,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项目支持。2023年,榆林市成功获批“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成为西北五省唯一上榜城市。此外,市上先后出台《榆林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榆林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就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要求、政策保障等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周密安排。

  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

  榆林市围绕解决“入托难”问题,积极增加服务供给。市政府安排资金1400万元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训基地),在12个县市区建设16个县级公办托育机构,并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补短板工作。此外,榆林市还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爱心托育”服务,计划年内完成15家单位办托点位,积极推动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普惠性幼儿园开设托班。

  为了解决“入托贵”问题,榆林市规范普惠托育服务价格,降低普惠托育服务成本。市政府对建成的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政府主导的公办普惠托育机构给予资金补助,对城市嵌入式托育服务补短板项目、用人单位“爱心托育”项目、幼儿园延伸托班服务项目也给予相应的补助和运营补贴。此外,还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单独立户分表计量,执行居民用户价格标准。

  围绕实现“托得好”目标,榆林市提升托育服务质效。市政府将托育人员纳入全市职业培训补贴目录范畴,依托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同时,榆林市探索建立托育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智慧托育平台建设,强化托育机构保险支持,为全市已备案普惠托育机构团购责任险、意外伤害险等,降低托育机构经营风险,促进托育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立足长远 健全机制

  榆林市在政策保障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示范带动机制和奖罚考评机制等方面不断健全。市政府通过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托育服务事业逐步走上市场化运行的良性轨道。根据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安排,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激励奖补资金,对新增的普惠托育机构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星级示范托育机构给予定额补助与奖励。

  在未来的工作中,榆林市将紧盯“十四五”实现每千人口4.6个托位的既定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力闯出一条具有榆林特色的托育服务事业发展新路子。市县党政一把手将亲自挂帅,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落实卫健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同时,榆林市将通过新闻媒体系列报道、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发放宣传手册、开展访谈、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人口发展、优化生育、托育服务相关法规政策及科学养育知识,充分挖掘基层创新做法,推广先进经验,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此外,榆林市将继续优化政策,完善普惠托育机构评星定级等激励奖励政策,有序开展示范机构创建活动;研究出台幼儿园延伸托班建设管理办法和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财政补助办法;研究出台配套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破除制度壁垒,健全长效鼓励激励机制。

  在多元供给方面,榆林市将不断丰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既注重公办托育机构引领带动和托底作用,又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托育机构建设,促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态势。

  在提升质效方面,榆林市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持续强化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按照行业标准有序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加快智慧托育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集政府监管、机构运行、“医育结合”为一体的数据共享和智能应用,提升托育服务信息化水平。

  在强化监管方面,榆林市将加强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综合监管职能,做好本区域托育机构行业管理、政策咨询、业务培训、督导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监管作用,逐步推行托育机构工作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断提高托育机构信用等级和安防水平。

  榆林市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提升托育服务质量,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贡献力量。通过持续推进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榆林市将进一步实现“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幼有优育”的目标,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优质、普惠的托育服务。 文图/韩文 韩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