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 文化

拜谒张季鸾新墓

榆林日报 | 2024年09月13日

  张季鸾,一代报人,用手中的如椽巨笔影响了一个时代,毛泽东说他“士林矜式,功在国家”,蒋介石称他“一代论宗”,周恩来誉他“报界宗师”,诸多高度评价,铸就了他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无人比肩的地位。他与于右任、李仪祉还被称为近代“陕西三杰”。

  因为曾经做过十三年新闻工作,我知道了张季鸾这个人。也因为曾经随同陕西省新闻记者协会到长安县的杜曲原上给张季鸾先生扫过墓,就更加敬仰其人。后来,离开了新闻单位,还去过几回杜曲,也曾给同车的人讲述过张季鸾的故事,却不曾再找到过张季鸾的墓园。再后来,从报纸上看到,张季鸾先生的灵骨已经迁回他的家乡榆林。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我希望再拜一拜张季鸾先生墓地的愿望与日俱增。

  终于有了机会。伏天,应邀到榆林上课。课后有半天余闲。我在宾馆里翻阅榆林的旅行指南,一眼就看见了“季鸾公园”,于是,急不可待地察看搭车信息,我要看一看张季鸾先生的新墓园。高原的酷暑让出租车司机和我都湿透了衣衫。半个小时后,我们从榆林的西沙来到了东沙。然而,司机不解地说:“这么热的天,到这地方干啥?”我说:“来看看你们榆林的大名人。”

  季鸾公园建在榆林东沙的一片沙梁上。如今,这片沙梁已经郁郁葱葱,成为榆林城东的一道风景。然而,因为是正午时分,太阳就在头顶,我沿着眼前的台阶拾级而上,头顶的太阳灿烂地闪着金光,长长的台阶走完,站在山顶的树下,已经有了酷暑下最惬意的山风徐徐吹来。

  抬眼望去,高高的凤凰阁就在前面。按照路边指示牌的方向,在树林里又走了若干台阶,就到了张季鸾纪念馆。其实,纪念馆就是凤凰阁的一楼。门外立柱上,“大而无畏公而忘私亮节高风垂百世、忠于国族勇于论政文章事业足千秋”的楹联概括了先生一生的事功。大概是榆林学院的新闻学子吧,他们在门外广场上宣誓、拍照,让人感觉到,此处并不冷寂。展室里的内容包含“多舛身世飘萍学子”“新闻报国两陷囹圄”“文人论政大公立言”“关注苏区报道中央”“团结抗战功在国家”等板块,而我尤其感慨的是其中展示的先生文稿的真迹,那一笔一画的毛笔小楷,映照的是先生为学为业的大家风范和忠厚尖锐的专业理念。

  看完纪念馆,我突然想起我此行的真实目的,我是想看看那从长安搬来的一抔黄土,表达一个曾经的新闻人的敬意。我问纪念馆工作人员,“季鸾墓在哪里?”他用手一指,“就在山坡下,要走一段路。”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沿着公园树林下专门砌的石板小路,走过一个山包,又走过一个山包,终于走到公园的游览大道上,而季鸾墓园还是没有影子。考虑还有时间,全当逛公园吧。沿着游览大道再走。公园几乎没有游人,偶尔会看见一两个务弄花草的工人。好在,头顶上腾出一片乌云,遮闭了灼热的阳光。山风依然在微吹,独自一人寻寻觅觅,偶见几只小鸟还在林间飞,也是别有一种趣味。谁知,我这一个人的行走,竟在季鸾公园里过了三个小时,也竟走出了季鸾公园的南门。

  “季鸾墓到底在哪里?”公园南门外的路牌告诉我,东行两千米就到了。新墓园占用的是公园的一角,面积也不大。一面浮雕居前,一个圆型的封土堆居后,中间有石质的立式墓碑,这就是张季鸾先生最后的安息之地,也是他的祖居地。此地环境整洁,绿树环抱,微风吹拂,静谧安详。其实,也可以用长安的那两句话称之:“天留佳壤,以待大贤”。我在墓园的石凳上静静地坐着,看西天吹散了的云。我围绕封土堆走了一圈,在墓碑前伫立,深深地鞠躬,表达我的敬仰。离开的时候,我回过头来,再一次向墓园鞠躬,向墓后的公园鞠躬,向做出迁墓护贤举动的榆林人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