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社会民生

歌从陕北来——

陕北民歌音乐会唱响深圳

榆林日报 | 2024年09月11日

  柳强强、贺艳演唱《挂红灯》

  

  王向荣、李政飞、延锦园演唱《白马调》 

  

  范婕笛子独奏《赶牲灵》

  

  陕北说书《刮大风》

  

  古老的丝路上回荡着驼铃声声,长城脚下的战鼓声穿越时空,信天游的歌声响彻云霄,你听,这是榆林的声音。摩天大楼间的风声呼啸,高铁穿梭的轰鸣交织着城市的脉动,鹭鸟齐飞的自然之声与科技创新的前沿之声共鸣,你听,这是深圳的声音。歌从陕北来,情绕万里疆,当“三秦四季 粤陕同行”的珠联璧合跨越山海,当来自黄土高原和南海之滨的两种声音相遇,又会呈现什么样的交响?

  相约鹏城“榆”见精彩

  9月6日,“三秦四季 粤陕同行”陕西文旅(深圳)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推介会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进行整体文旅资源推介,深圳达人向与会人员展示了陕西优质文旅资源,咸阳、铜川、榆林、汉中、安康等城市分别进行了文旅资源和重大文旅产业项目推介。当“塞上明珠”与“世界之窗”邂逅,两座城市以文会友、以旅兴城,架起了文旅交流合作的友谊桥梁,共同书写了山海相连的美好篇章。

  推介会上,来自榆林的推介官与深圳人民面对面,对城市悠久的人文底蕴、秀美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俗风情和重大文旅产业项目进行了推介。丰富的内容不仅为旅游从业者及媒体界提供了榆林文旅资讯的最新概览,还诚挚地向深圳市民发出了一份温暖的邀约。

  推介会现场,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展区仿佛一个浓缩的文化长廊,引领每一位来宾穿越时空,感受不同凡响的艺术氛围。剪纸、石雕、刺绣……展位上,丰富的文创产品充满了浓浓的陕北元素,为参观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榆林好物和逛展体验。一份份可以带走的城市记忆,让人们找到喜欢榆林的更多理由。

  会上,榆林两个重点文旅产业项目签约成功。榆林文旅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地在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游客带来更多元、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原声天籁 经典再现

  在那卷帙浩繁的民族史册上,在那雄浑壮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以通俗之语编织成洒脱飞扬的旋律与词章,传唱着那永恒不息的黄土文化。陕北民歌,将一切平凡的生活画面赋予深厚意义。随之一同传播的,是这片土地所孕育的独特文化符号和价值体系,也是历史的脉搏与时代的呼吸。

  一场盛会,让塞上驼城名扬四海;一次欢聚,让陕北民歌传唱八方。9月6日,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音乐会在深圳大剧院倾情开唱。音乐会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悠扬婉转的旋律,质朴简洁的唱词,或分享收获时的喜悦,或展现劳作时的情景,或浪漫缱绻,或热烈浓郁,为现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

  喜庆欢腾的秧歌《拥军花鼓》展现出了陕北人淳朴热情的精神风貌,《赶牲灵》《五哥放羊》《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黄河船夫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白马调》《东方红》等一系列浸润着传统文化、饱蘸着黄土精神的民歌作品,引领着现场观众跨越山川湖海来到黄土高原,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

  陕北说书《刮大风》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形式,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说书人独特的腔调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让这个节目成为整场演出的一大亮点。器乐与舞蹈《永远的山丹丹》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在这首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曲目中,唢呐、腰鼓与热情奔放的秧歌,展现了陕北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舞者们用身体语言诠释了山丹丹花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个表演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陕北民歌,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来的山野之歌和里巷之曲,记载着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群众的喜怒哀乐。它如同黄河之水,涌动着豪迈与深情。那歌声里有山的坚韧、水的温柔,更有高原儿女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韵流芳 匠心独运

  从婉转悠扬的陕北民歌到激昂高亢的绥米唢呐,从精美艳丽的陕北剪纸到生动形象的绥德石雕,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山海,遍地开花,在深圳大剧院绘制出一幅独一无二的人文图景,呈现出一场现实与情怀融合、文化与艺术并存的盛会。来自榆林市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代表作品及工艺,吸引观众纷纷前来探寻非遗之美。

  榆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古老厚重的黄土文明以及勤劳质朴的榆林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独具匠心的民俗艺术文化。目前,全市共有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久负盛名的陕北民间艺术之乡。

  绥德石雕以其流畅的线条和浑厚的质感讲述着古老深厚的历史文脉,枣木雕透过毫厘间的缝隙绘出生活的细腻与辽阔。柳编艺人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以匠心之艺雕琢时光,续写历史的传奇。诗意的剪影,生动的形象,陕北剪纸凝聚着传承人的情感和智慧,映照着传统文化的古老韵味。

  当古老的技艺在匠人手中焕发新生,当传统的声音跨越时空与今人对话,那份源自心底的文化自信便油然而生。一件件匠心传承之作跃然眼前,每一件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让观者仿佛置身于一场穿越千年的时光之旅。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榆林广邀四海宾朋相约来此,于绵长文脉中追寻“河山千古、磐石千秋”的博大精深,于山明水秀中抒发“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壮志豪情,于多彩民俗中感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浓郁风情,于美味佳肴中体验“一方水土、一方风味”的淳朴热情。“丝路驼城,多娇榆林”欢迎您!

  文图/常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