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平镇高速
金蚕小镇天空之境
从安康出发的中欧班列
安康中心城区
石泉县后柳水乡
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汉江之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与川、渝、鄂毗邻,具有“一脚踏四省、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安康市聚焦促进“交通链、旅游链、服务链、产业链”多链融合,发挥安康无水港、安康汉江中心港、汉江上游航运中心、秦巴山区航空物流中心等叠加优势,构建“交通、旅游、景观、生态、产业”多维一体的交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现代物流等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6月8日至10日,“交旅融合——陕渝鄂地市党媒安康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康高新区、镇坪县、石泉县、恒口示范区等地,实地探访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带来的山乡巨变,以及交通助力生态康养旅游、文化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发展以及现代物流等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与优秀成果。
畅通无阻,颐养之旅——
交通动脉打通康养旅游“最后一公里”
在镇坪县牛头店镇新建成的牛郎山文旅开发项目记者看到,错落有致的民宿、药膳康养体验园、晒金坪养生园等可供游客深度休闲度假的项目与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交相呼应,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镇坪地处陕渝鄂三省交界,南连长江三峡,北融秦巴汉水,素有“自然国心”、陕西“南大门”之称。蜿蜒延绵的高山草甸,遍布山脊的原始森林……为生态康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因交通环境的制约,这一优质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随着安平、平镇高速公路的贯通,安康到镇坪的车程从4个多小时缩至1小时。 2023年贯通的巫镇高速公路更是打通了陕西和重庆的山水阻隔,让镇坪县曙坪飞渡峡4A景区、钟宝盐道小镇、牛头店长寿康养园、城关镇大湖溪等一大批长寿康养福地,由“养在深闺”成为网红打卡“新宠”。
因路兴业,因路业兴。截至目前,镇坪县公路总里程达844.3公里,以平镇高速、巫镇高速、国道541、省道102为骨架的对外交通“大动脉”连接南北、畅通陕渝,向北跨入安康“一小时经济圈”,向南融入“成渝经济圈”。先后获得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及“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称号,“邮快合作+一点多能+快递进村”物流品牌成为陕西唯一获得交通部命名县。
路通景美,行游无界——
交通网升级赋能旅游产业新飞跃
2022年6月,石泉县金蚕小镇环线公路获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这条蜿蜒在青山绿水间的美丽道路,不仅串起了石泉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引领着八方游客深入池河镇的“醉美桑海”,亲身体验万亩桑田的壮观与“天空之镜”的奇幻,感受玻璃滑道的刺激与步步惊心的挑战,再至桑栖云村民宿小憩,品味地道的乡村生活,每一站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
近年来,石泉县充分利用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创建契机,将公路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了一条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风景大道。便捷的交通不仅缩短了城乡距离,更为当地百姓铺就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民宿、农家乐的兴起,激活了农产品销售,促进了农旅、文旅的深度融合。金蚕小镇环线公路周边,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541国道与汉江相生相伴,在这风景如画的汉江公路沿岸,后柳镇这座陕西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名镇同样吸引着八方来客。后柳古镇街道全长300米,历史上这里曾是连接陕南和川北的重要商埠,码头文化浓厚。老街呈“丰”字形布局,沿街店铺仍保留着清代乾隆年间的砖木结构。随着后柳水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石泉县积极改善交通环境,游人纷至沓来,争相体验水上旅游、秦巴一号风景道等西北水乡的独特魅力。
内陆港湾,货通天下——
无水港多式联运赋能外向型经济发展
今年6月6日,安康上港无水港启动暨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首发活动在恒口示范区举行。满载着110辆商用汽车的46050次列车从安康市恒口火车站驶出,经西安国际港站转运,再由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仅需13天即可抵达欧洲市场,较传统海运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标志着安康乃至整个秦巴地区物流体系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位于恒口示范区的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是陕西省实施以西安为核心、以陕南陕北两翼为支撑的陕西交通物流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800亩,总投资16亿元,主要建设无水港、铁路港、贸易港三大板块。截至目前,无水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保税仓库已于5月经由西安海关获批建设;铁路港一期已正式运营;贸易港共规划14栋标准化厂房,其中8栋已完成封顶,相关配套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现代物流是实现开放发展的支撑力量。近年来,安康市立足国家物流承载、综合货运“双枢纽”城市定位,积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科学布局了安康无水港、安康汉江中心港、安康航空物流港“三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安康分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康集结分中心、汉江上游航运中心、秦巴山区航空物流中心“四中心”,逐步形成“公铁水空”联运无缝对接的新格局。
目前,依托无水港这一平台,安康与西安、重庆、武汉、上海等地开展密切合作,与西安港务区、重庆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湖北省港集团等签署了共建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等“一带一路”相关战略合作协议,实现陕甘、湖广、川渝等多地商品从安康集运转运。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平台已发运各类货物约1.3万标准箱。仅2023年,安康无水港运量突破4000标准箱,实现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0.2亿元、增长26.5%。项目使安康本地货运成本下降30%以上,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以上。多式联运发展承载着安康人民借船出海、链通全球的开放梦想。随着外向物流渠道逐渐打通,必将带动更多“安康品牌”“安康制造”“安康集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智”在必得,“慧”聚力量——智慧物流赋能高质量发展
“我们园区每日进出货物量1000吨以上,各个板块都很红火。”临近中午,位于安康高新区的智慧物流园内一片火热。在园区北向的快递物流区,安康启云智慧供应链产业有限公司副总刘康指着一辆辆装满包裹的卡车向记者介绍。“快递物流区共有4栋标准化仓库,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快递区目前已入驻了京东、德邦、百世3家知名快递公司,是安康重要的大型快递物流分拨中心之一。”刘康告诉记者,目前该园区物流线路还在不断拓展中,未来要把安康打造为辐射陕鄂川渝四省至少2000万人口的物流货运枢纽中心,解决周边地区物流成本较高、时效差等问题。
据了解,安康智慧物流园规划用地面积332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共经营着快递物流、城市共配、农批市场、冷链交易、中央厨房5大板块。作为陕西省“十四五”物流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不仅是货物集散的中枢,更是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通过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园区实现了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记者看到安康启云智慧供应链系统犹如精密的神经系统,精准调度每一票货物的流向与时间。跟随着刘康的脚步,记者依次穿过快递物流的仓库,来到园区中部的城市共配板块。该板块共6栋仓库,主要为城区商贸、批发企业提供仓储和城配服务。
农批交易市场位于整个园区的最南边,划分有肉类冻品交易区、海鲜冻品交易区、生鲜菌类交易区等,现已入驻150余家商户。
“与传统农批市场不同的是,这里所有商户交易流水和数据全部经过我们公司的交易平台进行结算。”据刘康介绍,不仅方便统一管理,更能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扶持。
中央厨房也是安康智慧物流园未来着重打造的一个板块,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装修收尾,预计8月份投运。
“园区建设项目2021年3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整体进度的90%。”刘康说,园区充分发挥安康“中国硒谷”资源优势、陕鄂渝三省通衢地理优势,深入挖掘城市发展需求,以数字技术、全新业态为支撑,将传统物流产业与智慧科技相连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多元业态聚合产业优势,构建买全国、卖全国的商贸物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