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矢志向“新”而行,成就“新”潮澎湃。
从田间地头到厂矿企业,从重大项目到科研一线,从产业转型升级到经济结构调整……当下,榆林正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聚焦聚力聚合聚势培育新质生产力,让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更澎湃、新赛道更宽广、新业态更繁盛。
本报从今日起开设“聚焦新质生产力·2024看榆林‘新’发展”专栏,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记录各级各部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重点报道全市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呈现的高质量发展新气象、新作为。
6月1日,记者走进位于定边县花马池(盐湖)畔的一处虾蟹贝综合养殖基地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市特色水产养殖产业科技服务团成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一盘盘来自浙江宁波的青蟹苗、白对虾苗投放到养殖水域中。
“我们现已建成52亩试验性养殖池,今天共投放了3万尾青蟹苗和20万尾白对虾苗,准备开展虾蟹混养试验。下一步,我们计划将这个技术通过水产部门进行推广,有效带动周边盐碱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定边县科鑫盐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王栋说。
近年来,在市科技局的牵头指导下,市水产工作站联合定边县科技、农业等部门,依托秦创原(榆林)创新驱动平台同宁波大学王欢教授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市域丰富的盐碱地水体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虾蟹贝综合养殖试验示范,在开发利用全市盐碱地资源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了解,榆林全域盐碱地面积约为150万亩,其中定边县占比达到三分之二。而定边当地盐湖众多,且湖水富含卤虫等微生物,是水产养殖的天然饵料。利用盐湖发展海鲜养殖,可极大地降低整体养殖成本。
“2023年,我们积极对接宁波大学,首次引入东海青蟹苗种并启动本土养殖试验,6月份投放的1万尾蟹苗,3个月后就能长到半斤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下一步,我们将对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和推广,力争把全县的盐碱土地都变成‘海洋牧场’。”定边县发改科技局副局长高彩霞表示,今年该县已向开展虾蟹贝综合养殖试验示范的科鑫盐湖科技、铭湖生态养殖等企业投放海水类蟹、虾、贝类苗种423万尾。
利用盐湖养“海鲜”,尽管资源条件良好,但硬件设施、水质调控、苗种淡化准备及后期养殖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成功引进宁波大学的水质调控技术后,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技术难度大大降低,为当地群众发展相关产业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市特色水产养殖产业科技服务团成员郭宏强说。
另据了解,2023年成功引进青蟹养殖技术后,榆林已在定边县盐湖畔、横山区黑木头川、子洲县吉利坪村、榆阳区鱼河村开展首批试验示范34亩,累计投放青蟹苗种4.2万尾,试验取得初步成功。
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是新时代耕地保护需要且必须探索的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整合团队力量,以定边县盐碱水体虾蟹贝类养殖为引领,力争在定边、横山、子洲、榆阳4个县区发展千亩青蟹综合养殖产业基地,为全市盐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蹚出新路子,让更多盐碱地变身助力群众致富的‘金银滩’。”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市特色水产养殖产业科技服务团名誉团长姚小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