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党政机关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好“方向盘”,过实“紧日子”,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政机关要把好“方向盘”,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在制定政策、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确保政策措施更加精准有效、更加符合人民期待。同时,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过实“紧日子”,牢固树立从严从紧和厉行节约的理念。历史经验表明,勤俭节约是治国理政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党不断成就伟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党政机关要带头践行这一美德,以身作则,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严格管理、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应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思想上的清醒,进一步强化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自觉和追求。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勤俭节约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财务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在资源配置方面,要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在工作作风方面,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
党政机关要把好“方向盘”,过实“紧日子”,是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过紧日子并不意味着“无为而治”,不是简单地减少开支、降低标准,而是要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则和方针。“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党政机关通过紧缩开支、优化资源配置,为民生领域腾出更多的资金空间。这些资金将用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确保钱花在刀刃上,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