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版 头版

榆林创新院“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催化剂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榆林日报 | 2024年05月25日

  本报讯(记者 赵娜 通讯员陈玮) 近日,由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榆林创新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氢化物能源化学研究中心研发,与榆林创新院共同开展催化剂成型、氨分解中试研究。 2023年11月21日,低温氨分解制氢中试装置在榆林创新院工艺放大平台建成,并累计稳定运行800小时。2024年1月19日至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组对“20标准立方米/小时产氢量低温氨分解制氢试验装置”进行了连续72小时现场考核,成型氨分解催化剂在4558Lkgcat- 1h- 1、424℃条件下,氨转化率达到99.3%。

  氨作为零碳燃料和氢能载体,可适用于车用动力、船用动力、偏远地区供电、基站供电、备用电源、分布式电站等场景,在构建“氢能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氢能产业不仅是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更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榆林氢能产业正处于发展窗口期,“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解决了现有工业镍基催化剂系统操作温度高(约800℃)、能耗高、设备工作温度高、材料要求高等问题,在低温(400—450℃)、低能耗、低成本制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榆林氢能产业带来新质生产力和强劲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