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凯(前排中)给学生教授剪纸技艺。(资料照片)
“肖像剪纸首先要选好照片,人物绘画时要处理好明暗面,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人物的表情与神态要凸显出来。”绥德剪纸市级传承人钱凯说。
钱凯是绥德四十里铺人,自幼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特别喜欢剪纸。10岁时,他开始剪窗花,凭着心灵手巧,剪啥像啥。初中时,他利用假期在榆林群众艺术馆系统学习美术课程,为日后剪纸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岁时,钱凯开始自创剪纸,主要以传统春节窗花为主,并将剪好的窗花摆摊出售,受到顾客的青睐。
“2015年的一天,一位顾客要一幅人物肖像剪纸,想将其作为礼物送给重要的人。那时,我还没有剪过肖像,心里也没底,本不想应承,可是顾客非常执着,我就尝试着创作。我先将人物照片打印出来,然后进行绘画,再通过剪与刀并用的方式,用了10多天才将这幅作品创作完成,顾客非常满意。”谈到首次创作肖像剪纸,钱凯饶有兴致地说。
钱凯创作的剪纸作品内容丰富,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十二生肖等,其中人物肖像最具特色。钱凯的肖像剪纸线条较多,有的地方细如春蚕吐丝,有的地方粗如大笔挥抹,创作起来比较耗时,从起稿到剪刻需半个月时间,很多部位要用刻刀才能达到他想要的精细度。因此,钱凯剪刻的作品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堪称经典。
“肖像剪纸不同于其他剪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对作品的精准度要求较高,从绘画到剪刻,不能有丝毫差池,尤其是眼睛,要捕捉人物的神韵,也是最难、最关键的点。”钱凯说。
剪纸不只是钱凯最大的爱好,更是他的一种情怀。他创作的剪纸作品《伏虎》在人文奥运中国行——第三届国际(北京)剪纸艺术博览会剪纸大赛中荣获银奖;作品《守望》在陕西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并在“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荣获金奖;作品《沁园春·雪》在“百年辉煌 纸艺华章”全国剪纸精品邀请展上荣获金奖。
为了将剪纸这门指尖技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从2020年开始,钱凯每周都走进绥德中学,为学生们传授传统剪纸技艺,让这项非遗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也让孩子们在剪纸中感受非遗魅力,从而启发心智,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钱凯还手把手教出4个徒弟,现在他们都能独立完成肖像剪纸创作。
“今年我计划新建一个剪纸工作室,用于日常带徒与作品展览,同时还可用于接待省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剪纸爱好者。今后,我会努力把绥德剪纸这项非遗技艺传承好、发展好,让其走出陕北,走向全国。”钱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