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柔和的光线散落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并不断缓慢下移,最终覆盖了整个村庄和广袤的原野。在这个饱含希望和富有诗意的季节里,我的故乡,又迎来了红情绿意的春天。
故乡这个小村庄,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全村40余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代代相传。不知从何时起,村庄逐渐沦落为贫困的后进村。脱贫攻坚中,村委会第一书记带领全体村民强产业、美环境,历经奋斗,久久为功,完成了群众富裕、村庄秀丽的美好蝶变。
走进村庄,农家门前盛开的花卉争奇斗艳,淡淡的泥土味,浓浓的花草香,充溢着乡间每一个角落。村庄里的树木高大粗壮,种类颇多,有梨树、桃树、核桃树、梧桐树……双喜家对面的那棵老槐树,相传是建村时种植的,树高10米有余,树干差不多有一抱那么粗,稠密的枝条已经长出嫩绿的叶子,几只小鸟站立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老槐树旁是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当然是村里的农民,教师是镇上的农技干部。每周一集体培训,其余时间,农技干部也会亲临田间地头,手把手给村民传授技术。到了夏天,每逢集体培训时,农技干部总会把课堂搬到老槐树下,稠密的枝叶如同硕大的太阳伞,为他们撑起一片凉爽天地。
沿着村庄的小路前行,一路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道路两边的房屋,白墙红瓦,二层小洋楼居多。隔着外墙望去,每家院子里都收拾得窗明几净,就连柴垛、农具摆放也井然有序。村子的小河,沿河两岸的土地原本是荒芜的,脱贫攻坚时,村委会种植了桃树。如今,盛开的桃花挂满枝条,有含苞的,有盛开的,粉红色的花瓣多如繁星,楚楚动人。桃林顺着河流延伸,密密匝匝,弯曲而悠长,远远望去,好似一道彩虹,拥抱着秀丽的村庄。
村庄有一座古老的石桥。伫立桥头,春风拂面,山清水秀。一大早,村民们扛着农具,匆匆忙忙经过石桥,去大棚基地干活了。基地是政府扶持修建的项目,每户人家都有两座属于自己的大棚产业。此刻,村民们有的在大棚里锄地,有的在灌溉,还有的村民口渴了,摘下一颗成熟的西红柿,美滋滋地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汁液滑进舌尖,瞬间满足了味蕾的爽快……仙草姐的大棚里,种植的是樱桃和油桃,元旦前后就已经销售完了。大棚里空出的地块,正培育着西瓜幼苗。待到五月中旬西瓜上市,又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声春雷过后,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细雨如丝,烟雨朦胧,飘飘洒洒地落在原野上。一望无垠的麦田,换上了绿油油的新装。雨中,老农挎着竹篮,疾步走出田埂,他的篮子里装满了各种野菜,有苜蓿、蒲公英、马齿苋、苦菜……这些清香美味拿回家里,怎么吃都是一屋子的春天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