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平代表:
强化县域高中均衡协调发展
本报讯(记者 贺源 孙永波) 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教育是关键。马小平代表建议,由市级教育部门出台相应措施,带动各县域普通高中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对服务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他建议,市属重点高中根据各县市区初中毕业生人数,控制招收优秀生源比例,改变部分县域高中优秀生源大量外流,造成整体教育质量下滑的情况;针对县市区教育管理人才短缺和师资薄弱的现状,设立乡村振兴师资培训专项经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培养培训,推动县市区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对财政困难县市区办学条件较差的高中学校,予以一定的建设经费支持,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林泽代表:
加大国家高A级景区创建支持力度
本报讯(记者 刘香 见习记者 李小强) 目前,榆林旅游产业发展逐年加快,旅游活动举办频次质效显著提升,来榆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屡创新高。特别是靖边波浪谷景区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潜在开发价值巨大。
林泽代表建议,为高质量推进榆林旅游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国内知名的地标性景区,应集中政策、用地、财力等重点打造波浪谷景区,建设旅游专线、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改善景区内外部环境,全面启动国家高A级景区创建工作,实现全市5A级景区“零”的突破,进一步提升榆林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进一步打造提升“清爽榆林”文化旅游季、“陕北榆林过大年”等文化旅游品牌,加大与景区合作融合力度,增强游客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张永强代表:
打造“社区共享书屋”榆林作家读书专区
本报讯(记者 王红霞)榆林有柳青、路遥等著名作家,他们的著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榆林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张永强代表建议,在全市范围打造“社区共享书屋”榆林作家读书专区。可以结合“书香中国”、文明实践等活动,以“文学陕军榆林作家代表”为主题,在榆林市以及各县市区建设展示柳青、路遥等榆林作家代表出版发行的各类版本图书,通过家门口的社区书屋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居民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打响“榆林作家”品牌。
武燕代表:
推进古村落保护利用 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本报讯(记者 王阳)绥德县满堂川镇可开发利用的传统古迹较多,现有三十里铺村和孙家岔村2个省级古村落、郭家沟和常家沟2个国家级古村落。但总体上来看,古村落保护修复缺少资金,旅游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乡村旅游配套项目严重短缺。
武燕代表建议,针对村内年久失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窑洞,第一时间进行保护性修复,留存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引入专业化景区运营团队,进行科学规划、专业化运营,拉大绥德旅游框架,最大限度对古村落保护利用,促进乡村旅游效益的最大化;加大配套设施支持力度,通过发展非遗项目服务游客学生、策划实景展演活动、建设更多高品质陕北风味民宿、实施游乐设施项目等,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