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腊月,大唐不夜城已张灯结彩,有了年的气氛。龙年春晚分会场,开始在这里的开元广场搭建。
而我们要光顾的,却是“长安十二时辰”。自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播放以后,不良帅张小敬、靖安司司丞李必、女婢檀棋的形象,大唐长安上元节的气象就植入人心。质疑现代长安,这么好的题材怎被他人拿去?
还好《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后,陕文投出资1.6亿元,在西安市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东侧曼蒂广场内,搭建了总面积2.4万平方米的仿唐街坊。涵盖了长安市井生活、特色演艺、小吃美食、文化创意、沉浸游戏、汉唐服饰、场景体验等多元“原唐”业态,于2022年4月30日开街,一下子成为网红打卡地。
下午4点,联系好票务进入休息室。盛装的女司仪——鸿胪寺少卿周小溪,教客人右手握拳伸出拇指,左手抱住右手虎口做插手礼,欠身鞠躬道:“上元安康。”说一会进去,遇见他人施礼,便可用插手礼回敬。
说话间引我们入南门,在长安十二时辰匾额下合影。我与伟峰在“坊柜”前兑换了“金币银币”,说是可以在里面流通。
步入用灯光幻影打造的一道光雾门,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顷刻便进入唐朝上元节的时空。市井里面灯火通明,旌旗招展,琴瑟齐鸣,莺歌燕舞,鼓声阵阵,叫卖声声,大唐开市的繁荣场景扑面而来。
小溪介绍,目前项目已形成“十二时辰业态各异,一年四时景致不同”的效果。精心打造了以“12”为维度的系列沉浸或体验内容,如:“12处长安场景”“12条长安街巷”“12道经典菜品”“12味地道小吃”“12个长安礼品”“12位唐朝人物”“12场特色演艺”“12场沉浸故事”“12个唐朝节日”共计108个亮点,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呈现出大唐盛景,每天限流8000人次。
我们观看了霓裳羽衣舞,半透明的幕帘,隐约展现出三层舞台。随着霓裳羽衣曲起,雾云飘渺,两位宫女执灯飘然而出,帷幔徐徐开启,莲花中央及三层舞台上仙裾蹁跹,长袖婉转,恍惚使人来到仙境……鸿胪寺少卿装扮的男主持人,请观众参与节目暖场:谁能说出6位唐代诗人,诗仙、诗圣、诗鬼分别是谁,谁能答出“李白乘舟将欲行”的后三句?将有奖励。观众争相举手,我亦将手举得老高。
接下来我们观看了浑天仪和指示十二时辰的日晷,靖安司里唐长安城模型,大厅中陈列的仿毛顺大师制作的龙凤仙灯,让人感受到上元灯节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动人场面。
行走于仿唐街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里面有各种风味小吃、特产杂货、文创商店,穿插着有皮影表演、胡姬酒肆、折柳送别、大唐燕乐、对口相声、百官迎宾、长安百艺等演出。众多游人换上唐装汉服,游玩拍照,分不清哪是演员哪是观众。穿着华服霓裳的不仅有青春少年,也有壮年老妪,人群中竟有一老外夫妇,笑态可掬,步履蹒跚,从背影上难辨狄夷。
我好似入了大观园,满目都是粉黛裙钗,眼球盯得已不够用,感觉自己亦成了唐朝人。楼下楼上,走了一阵,闻香肚肌,咥了一碗弹弹糯糯的炒凉粉。卖凉粉的大嫂说一天能卖个一二百碗。云兄感慨,这样的模式集演艺、民俗、商业、休闲于一体,参与感极强,有历史感、文化感和代入感,怎能不红火!
再次回至南门,一群俊男靓女手执团扇纸鸢,身着华服像似刚才舞台上的演员。我等搭讪欲为拍照,皆笑而允诺。其中一小伙指旁边三美女曰:这位夫人、这位护卫、这个丫鬟,她们欠身行插手礼,为我们送上祝福。
回眸大唐仪仗护卫的出入口,人流还在涌来。大唐不夜城流光溢彩,半数女子都凤冠霞帔,浓妆淡抹,肩披棉袍、内着纱裙,招摇过市又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