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聚焦靖边

打好“翻身仗” 书写“奋进书”

——靖边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榆林日报 | 2023年11月29日

  趣味柳编课 白凌燕 摄 

  

  公益美术课

  

  特色课堂 白凌燕 摄

  

  课堂互动 白凌燕 摄

  

  庆“六一”表演

  

  火热的运动会

  

  教育,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大计,也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靖边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统筹资源优配置、提质量、强队伍、惠民生,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打好教育质量的“翻身之仗”,拿出教育改革的“得意之作”,书写教育发展的“奋进之书”,全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天朗气清,时和岁稔,美丽的校园里书声琅琅。

  靖边县第一小学,在校学生超过5000人,是全县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从孩子上学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家长就再没有接送过孩子,真是省时、省事、省力。”据家长姬文慧介绍,她家受惠于靖边县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阳光招生政策,从没为孩子的入学、分班发过愁、犯过难。“靖边县第一小学课程设置、兴趣活动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喜好和需要,哪儿哪儿都是满意。”姬文慧说。

  建在家门口的学校,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是众多家长对靖边教育“满意”的根源。

  靖边清华路学校地处县城边缘,是2022年开始招生的一所九年制学校。很多家长担心新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随着招生开始后,多位有经验、备受好评的老师结伴前来任教,让家长之前的担心变成了欣喜。

  只有均衡的教育,才有更优质的教育。靖边县用推动从“全面普及”到“均衡优质”的实际行动,回应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之问”。

  去外地求学这一普遍状况,在靖边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23年,靖边中学本科上线率96%,30人被985院校录取,127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这些数据指标给了家长十足的信心。今年中考,全县104名成绩在800分以上的考生,有57人选择了留在靖边完成高中学业。“事实证明,靖边的学校完全有水平、有能力教出好学生。”家长宋占苏说,正是因为有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质变,才让孩子们不用背井离乡在外求学成为现实。

  加大投入增强教育动力

  群众口中的一声声“满意”,得益于靖边县坚定不移地将教育作为根本性民生工程,高位谋划部署,高效推进落实结出的硕果。

  该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开展大调研,紧密结合靖边实际,汇集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先后制定出台了《靖边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深化教育改革评价委员会,建立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共同分管教育的机制,实现教育发展提级管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由此得到高位谋划和解决。

  靖边县委、县政府对于教育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投入,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以来,靖边县压缩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将结余经费投入教育,每年新增6000万元用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进一步提高,教师年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

  2021年,全县教育支出8.6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9.08%,较全市高出2.75个百分点,较全省高出2.19个百分点;2022年,全县教育支出9.35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04%,较全市占比13.72%高4.32个百分点,较全省占比15.67%高2.37个百分点。

  同时,靖边投资4.53亿元实施学校和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90个,其中新建项目16个、续建项目30个、维修改造项目35个、薄弱学校改造提升项目9个。清华路九年制学校、第十一中学、六小东校区、靖边二中长庆路分校、十二小等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已建成投用,列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14个校建项目快速推进,新建一所高中被列入全县九个方面重大事项,并成立了工作专班保障顺利实施,计划2025年秋季建成投用。

  此外,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靖边中学名校建设的意见》,在原有资金保障政策不变的基础上,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靖边中学运行管理、教师培训、量化考核、学生培优,并帮助靖边中学与西工大附中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努力提升靖边县高中教育水平。

  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要想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要求相匹配的体制机制。

  靖边县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实行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和聘任制,2021年以来,公开竞聘校长3人、交流校长31人、交流教师700余人。对于备受广大教师关注的职称评定,结合县内实际情况,采取“评聘分离”的办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建立了教师编制动态核定调整机制,盘活事业单位编制存量,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2021年和2022年分别招聘各类教师313名、333名,2023年已招聘教师419名,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培训校长、教师20000余人次,累计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850余人,骨干体系逐步建成,名师队伍不断壮大。

  与此同时,调整优化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方案,科学划定片区,控制中心城区学校招生规模,建立教体、公安、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招生工作联审机制,落实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现了招生入学工作基本平稳有序;支持靖边五中、第十一中学与西安高新一中合作办学,签订“云校双师”项目,强化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办学吸引力明显增强;加大城乡办学共同体工作力度,通过送教下乡、互动交流学习、教育资源帮扶等措施,充分利用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学校,带动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师资源、课程开发、教学教研、质量评价一体化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靖边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普通高中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高考综合改革有序推进,3所高中学校均建成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

  站在新的起点,靖边的决策者对靖边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聚焦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振干劲健全鼓励激励机制,紧盯短板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大投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加强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合力,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阔的视野,不断开创靖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9月7日,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靖边县委书记李世书如是说。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